
【法】 illegal measures
illegitimacy; iniquity
【法】 malum in se; unlawful
measure; step
【医】 measure
从汉英词典和法律术语角度解析,"不法措施"(bù fǎ cuò shī)指违反法律规定或程序正义的行为手段。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对"unlawful measures"的定义,该术语特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或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逾越法定权限或违反程序规范的行为。
在法律实务中,"不法措施"包含双重属性:
中国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最高法行申356号判决书中明确:"行政机关采取具有终局性的处置手段,必须严格遵循比例原则,否则构成不法措施"。这一裁判要旨与英国《人权法案》第7条关于"合法程序保障"的规定形成比较法层面的呼应。
在语义演变层面,该词组的英文对应词"illegal measures"在《布莱克法律词典》(第11版)中被限定解释为:"经司法审查确认违反制定法的政府行为",区别于普通违法行为(unlawful acts)的广义范畴。这种专业定义差异在跨境法律文书中需特别注意。
“不法措施”是由“不法”和“措施”组成的复合词,需分别解释其含义后综合理解:
“不法”
指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行为或意图。例如“不法分子”“不法行为”,均强调对法律效力的无视或破坏。该词常见于法律语境,与“合法”相对。
“措施”
指针对特定问题或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通常用于较重大的事务。例如“防疫措施”“应急措施”,强调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综合含义
“不法措施”即指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而采取的处理手段。这类行为可能涉及行政违规、刑事犯罪等,如“滥用职权制定不法措施”。其核心特征是手段与法律要求相悖,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使用场景:常见于法律文书、新闻报道中,用于批评或定性某些违规操作。例如:“相关部门已叫停该企业的不法措施,并启动调查程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