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Boolean variable
布尔变量(Boolean Variable)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详解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布尔变量(Boolean variable)是计算机科学和数理逻辑中的基本概念,指仅能取两个可能值之一的变量:真(true) 或假(false)。其命名源于19世纪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他创建的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为现代数字逻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编程中,布尔变量用于表示逻辑状态(如条件判断、开关控制),是控制程序流程的核心要素。
二、取值与符号表示
布尔变量的取值严格限定为二元状态:
1
、true
或 T
表示;0
、false
或 F
表示。
在电路设计中,布尔值对应高/低电平;在编程中,其具体语法因语言而异(如Python中为 True/False
,C语言中 0
为假,非零为真)。
三、应用场景
逻辑运算
布尔变量通过与(AND)、或(OR)、非(NOT) 等操作符构建复杂逻辑。例如:
A AND B
:仅当A、B均为真时结果为真;A OR B
:A或B至少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
此类运算直接应用于芯片门电路设计(如与门、或门)。
程序控制
在代码中,布尔变量驱动条件语句(如 if
、while
):
is_active = True
if is_active:
print("系统运行中")# 条件为真时执行
数据筛选与查询
数据库查询(如SQL)中,布尔逻辑用于过滤结果: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s_verified = TRUE;
四、权威定义参考
结论
布尔变量作为数字世界的基石,以极简的二元状态支撑了从硬件电路到人工智能的复杂逻辑。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逻辑转化为可计算、可存储的实体,成为现代技术不可或缺的底层元素。
来源说明:定义部分参考乔治·布尔的《逻辑的数学分析》(1847);技术实现参考Stephen Kleene的《元数学导论》(1952);编程应用综合Donald Knuth《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及IEEE标准文献。
布尔变量是计算机科学和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其名称来源于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以下是详细解释:
布尔变量是一种仅能取两种值的变量:真(True)或假(False),通常用于表示逻辑状态。在计算机中,它对应二进制的1(真)和0(假),是逻辑判断和条件控制的核心工具。
二元性
布尔变量只能有两个可能值,这种“非真即假”的特性使其适合表达开关、条件成立与否等场景。例如,程序中的 is_active = True
表示某个功能已启用。
逻辑运算
支持与(AND)、或(OR)、非(NOT)等逻辑运算。例如,(A AND B)
仅在A和B均为真时为真。
内存效率
在底层实现中,布尔变量通常占用1位或1字节空间(因编程语言而异),但逻辑上仅需区分两种状态。
编程与算法
用于条件分支(如 if
语句)、循环控制(如 while
循环)和状态标记。
has_permission = False
if user.role == "admin":
has_permission = True
电子电路设计
布尔逻辑是数字电路(如与门、或门)的基础,用于构建处理器和存储器。
数据库查询
在SQL等查询语言中,布尔逻辑用于组合筛选条件(如 WHERE age > 18 AND status = 'active'
)。
数学与逻辑学
作为命题逻辑的基本单元,用于分析命题的真伪性。
True
/False
(区分大小写)。0
表示假,非零整数表示真;C99后支持 _Bool
类型和 true
/false
关键字。boolean
类型,仅允许 true
或 false
。为提高可读性,布尔变量名常使用is、has、can 等前缀,例如:
is_available
(是否可用)has_error
(是否存在错误)布尔变量通过简单的“真/假”状态,支撑了复杂的逻辑判断和自动化控制。它是计算机程序、电子系统乃至数学证明的基石,体现了“用简单规则构建复杂系统”的底层逻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