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ssessmet of damages
assess; evaluate; pass judgement on
【经】 assessment
【经】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a specified number; brow; forehead; quantum
【医】 brow; forehead; frons; fronto-; metopium; metopo-
在汉英法律语境中,“评定损失赔偿额”指由法定机构根据事实与法律,对当事人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专业核算与裁定的过程。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评定(Assessment/Determination)
指法院、仲裁机构或专业评估方对损失金额的权威性判定过程,区别于单方主张(Claim)。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4条:侵害他人财产的,损失按损失发生时市场价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损失赔偿额(Amount of Damages)
法律特指可量化的经济补偿(Compensatory Damages),包括:
证据标准
需提供财务记录、评估报告等客观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0条)。
计算原则
专业介入
复杂案件需借助会计、评估机构出具《损失鉴定报告》(Damage Assessment Report),如知识产权侵权案中的利润审计。
国内法源
国际实践参考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74条:
“Damages may not exceed the loss which the party in breach foresaw or ought to have foreseen...”
案件类型 | 评定重点 | 参考案例 |
---|---|---|
合同违约 | 预期利益损失+履约成本 | (2020)最高法民终482号判决 |
人身损害 | 医疗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
知识产权侵权 | 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违法所得 | 《商标法》第63条 |
术语对照表
法律声明:具体赔偿额以司法机关裁定为准,本文仅作术语解释参考。
评定损失赔偿额是指通过法律或合同约定的方式,确定因违约、侵权等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赔偿的具体金额。其核心在于平衡受害方权益与赔偿合理性,需综合实际损失、法律依据及证据支持等因素。以下是关键要点:
全面赔偿(填平原则)
赔偿范围需覆盖直接损失(如财物毁损)和间接损失(如合同履行后的可得利益),但以恢复原状为限。
合理预见原则
违约方仅对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损失承担责任,避免无限扩大赔偿范围(《民法典》第584条)。
证据支持原则
需提供医疗票据、收入证明、财产评估报告等证据,无证据支持的请求可能被驳回。
市场价格法
实际损失法
适用于合同违约,赔偿包括已发生的费用和预期利益损失(如营业中断导致的利润减少)。
约定计算法
合同可预先约定损失赔偿的计算方式,如违约金或特定公式。
总结来看,评定损失赔偿额需结合法律规则、市场标准及个案证据,旨在公平补偿受害方,同时防止过度索赔。具体操作可参考《民法典》相关规定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