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麻岩(Gneiss)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具有显著的条带状或片麻状构造。以下是其详细解释,结合汉英词典角度及地质学定义:
指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经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矿物颗粒较粗,并呈现深浅矿物交替排列的条带状构造的岩石。其名称源于德语“Gneis”,意为“发光的颗粒”。
片麻岩形成于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温度约550–800°C,压力0.5–1.2 GPa),原岩在构造应力下发生矿物重结晶和定向排列,常见于造山带基底(如华北克拉通、喜马拉雅造山带)。
“片麻岩:一种具片麻状构造的区域变质岩,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
“Gneiss: A coarse-grained metamorphic rock with banding due to segregation of mineral phases.”
定义片麻岩为“具明显片麻理的中高级变质岩”(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描述片麻岩为“由强烈变质作用形成的带状岩石”(来源:USGS Metamorphic Rocks Overview)。
片麻岩因硬度高、耐风化,常用于建筑石材(如挪威“老片麻岩”作为世界最古老岩石之一),其分布对研究地壳演化(如太古宙基底)具重要科学价值。
片麻岩是变质岩的一种,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经深变质作用形成,具有独特的片麻状构造。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片麻岩(Gneiss)属于高级变质岩,通常由岩浆岩(如花岗岩)或沉积岩(如页岩)在高温(600-900℃)、高压(千兆帕级)环境下,经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热液作用改造而成。
根据原岩类型分为两类:
片麻岩在地质学中可指示地壳深部构造历史和变质环境;在工业上用于建筑石材、雕刻材料及装饰板材。其条带状纹理也使其成为观赏石。
注:如需更详细的地质参数或具体案例,可参考、3、7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