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报警英文解释翻译、随时报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alert always
分词翻译:
随时的英语翻译:
at any moment
报警的英语翻译:
call the police; give an alarm
【计】 alerting
专业解析
"随时报警"在汉英法律及公共安全语境中具有明确的行为定义与实施规范。该短语由三个语义单元构成:
- 随时:对应英文"at any time"或"immediately",体现报警行为的时效性要求;
- 报:译为"report",特指向公安机关的正式信息传递;
- 警:指"police authority",限定受理主体为法定治安管理机构。
根据公安部《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三章,该术语包含双重法律内涵:
- 权利属性:公民享有法定的即时报警请求权(《宪法》第41条)
- 义务范畴:特定行业从业人员(如金融机构、危化品管理单位)的强制报告责任(《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第16条)
在技术实现层面,现行标准GB/T 28181-202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规定,智能报警装置应具备7×24小时响应能力,并通过公安专网实现数据实时回传。典型案例包括:
- 银行紧急报警按钮(GA 38-2021标准)
- 校园一键式报警柱(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建议参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网公示的《常见警情处置指引》获取最新实施细则。
网络扩展解释
“随时报警”是一个强调及时性和必要性的短语,通常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潜在危险时,应当立即采取报警措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报警”指通过电话(如110、119等)、网络或现场报告等方式,向警方或相关部门报告危急情况。其目的是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人身财产安全,避免损失扩大。
二、应用场景
- 人身安全威胁:如遭遇暴力、抢劫、绑架等;
- 财产损失风险:如盗窃、诈骗、火灾(需拨打119);
- 公共安全事件:交通事故(122)、群体性事件或自然灾害;
- 其他紧急求助:如医疗急救(120)、走失儿童等。
三、法律依据与要求
- 及时性:根据《消防法》等法规,报警需“立即”进行,拖延可能导致火势蔓延或犯罪证据灭失。
- 真实性:严禁谎报警情,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四、正确报警方法
- 保持冷静:清晰说明事件类型、地点和现状;
- 提供详细信息:如嫌疑人特征、火势大小等;
- 配合后续处置:根据接警员指引采取避险措施,并等待救援。
五、补充说明
中国自1986年设立首个110报警服务台,现已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紧急电话系统(110/119/120/122)。现代报警方式还包括短信、App等渠道,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如需了解具体案例或更详细的法律条款,可参考公安部门官方指南或《消防法》相关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