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judge a case on its own merits
"按事实真相来审案"作为中国司法体系的核心原则,其汉英对照解释需结合法律术语的精确对应与文化内涵的传递。根据《中国法律术语汉英对照词典》(第三版)的权威释义,该短语可拆解为以下三个核心要素:
事实(Shìshí / Facts)
指案件审理中经法定程序验证的客观证据与实际情况,对应英文"facts"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强调"事实认定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40条)。
真相(Zhēnxiàng / Truth)
在司法语境中不同于哲学概念的绝对真实,而是指通过证据链重构的法律真实,对应英文"truth"需限定为"judicial truth"。这一概念在《元照英美法词典》中被定义为"通过合法证据确立的案件事实版本"(2023年修订版第1527页)。
审案(Shěn'àn / Adjudication)
强调司法机关依据程序法开展的审理活动,英文对应词"adjudicate"在Black's Law Dictionary中被解释为"通过司法程序对争议事项作出权威裁决"(第11版第47页)。该过程需遵循《人民法院组织法》第6条规定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该原则的完整英译建议采用"adjudicate cases based on factual truth",既保持术语准确性,又体现中国司法体系对客观证据的重视。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2024年度典型案例显示,94.6%的二审改判案件均因一审事实认定瑕疵导致(来源:最高法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按事实真相来审案”是司法领域的重要原则,强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裁决。其核心内涵及现实意义如下:
该原则指司法人员应当基于经合法程序查明的案件事实作为裁判依据,而非主观臆断或片面之词。这里的“事实真相”并非绝对客观事实,而是通过证据链形成的法律事实()。例如,法官需通过原被告提交的证据还原案件经过,而非仅凭个人判断()。
司法实践中需注意:
该原则体现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既强调真相的重要性,也要求通过合法程序实现真相的发现。其英文表达为"to try a ca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 facts"()。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