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juris privatum
illicit; personal; private; secret; selfish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化】 weight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私权的"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rivate right",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民事主体享有的,排除公权力不当干预的法定权利。其核心法律属性体现在三个维度:
权利主体特定性
私权主体具有平等性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英美法系中,Black's Law Dictionary将private right定义为"属于个人而非国家的法定利益"(第11版,2019年)。
权利内容法定性
主要涵盖财产权(物权、债权)、人格权(隐私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私法领域权益。牛津法律辞典强调,私权需通过合同法、侵权法等私法规范实现救济。
对抗公权越位
根据行政法比例原则,公权力对私权的限制须符合法律保留原则。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行政机关不得以协议形式不当减损公民私权。
在权利实现机制上,私权主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主张。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的合同纠纷、物权保护等私权诉讼案件达437.6万件,占民事案件总量的68.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
私权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和特征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私权是公权的对称,指由私法确认和保护的私人利益相关权利。它以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等)为核心,调整私人间的平等法律关系,如财产归属、人格尊严等(、、)。
私权体系包含三大类:
该概念可追溯至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公私法划分理论。现代私权体系在19世纪大陆法系国家逐步完善,强调"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行使原则。
私权行使需遵循: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法系对私权的具体分类存在差异。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条款或学术定义,建议查阅《民法典》或中国知网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