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ecessit sine prole superstite
【医】 post mortem
naught; nonexistence; not; nothing; without; lack; zero
【医】 a-; leipo-; lipo-; non-
alive; exactly; live; product; vivid; work
【医】 vivi-
book; marked; outstanding; prove; show; work; write
children; sons and daughters; the fruit of the womb
【法】 exitus
"死后无活着的子女"在法律术语中特指被继承人身故时,其直系血亲中第一顺位继承人(即子女)均已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不存在的情形。该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具有明确界定:当被继承人无子女、父母、配偶等第一顺位继承人时,遗产将依法由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0年民法典第1127条)。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该表述可译为"deceased without surviving children at the time of death",常见于遗产继承相关的法律文书。美国法律协会《统一遗嘱认证法典》(Uniform Probate Code)第2-102条将类似情形定义为"intestate succession without lineal descendants",强调血缘继承关系的终止状态(American Law Institute, 2023版)。
该法律状态可能触发特殊继承规则:若被继承人既无遗嘱又无法定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1160条规定,遗产将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若被继承人生前系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遗产则归所在集体组织所有(司法部《继承法司法解释》第38条)。此类条款在英译时需注意文化差异,英美法系多采用"bona vacantia"(无主物)原则处理无人继承遗产(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权威法律数据库LexisNexis将此类案件归类为"intestacy with extinct beneficiary",建议法律文书中使用"leaving no surviving issue"作为标准表述(LexisNexis Practical Guidance, 2023年更新)。此概念在比较法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日内瓦大学比较法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东亚继承法比较报告》指出,中国在此类遗产处理规则上既保留了大陆法系特征,又融合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元素(University of Geneva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12)。
“死后无活著的子女”这一表述主要指向个体去世时没有仍在世的子女。根据相关资料的释义和语境,可以分以下层面理解:
该词强调子女先于父母离世的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子女曾存在但已去世”与“从未有子女”。实际应用中,其法律、文化含义可能因地区与传统习俗而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