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带(sī dài)在汉英词典中定义为一种由丝绸、涤纶或其他纤维制成的扁平柔软带状物,英语对应词为"ribbon"。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材质与工艺特性 丝带传统以丝绸为原料,现代工业中更多采用聚酯纤维或混纺材料制作。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双语词典》指出其具备"柔韧可塑、色彩鲜艳、表面光滑"的物理特性,适合进行刺绣、编织、折叠等工艺加工(来源:Oxford Languages)。
社会文化象征 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丝带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特殊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丝带象征吉祥喜庆,西方蓝色丝带代表最高荣誉,医疗领域的红丝带则是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标志(来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工业应用标准 根据国际纺织品协会规范,丝带按宽度分为窄带(3-10mm)、标准带(10-50mm)和宽带(50-300mm)三个类别,抗拉强度需达到ISO 13934-1:2013标准,色牢度符合AATCC 16-2014检测要求(来源:Textile Institute)。
关于“丝带”的详细解释如下,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整理:
1. 基本定义
丝带是一种以丝绸、人造丝、尼龙、棉或金银线等材料制成的扁平或圆筒状窄织品,通过天鹅绒、缎子等工艺密织而成。其主要功能包括装饰、缀边、编织或捆绑物件,兼具实用与美观性。
2. 材料与结构
3. 主要用途
4. 分类与环保处理
根据材质,废旧丝带通常属于可回收物(布料、塑胶、金属成分可再利用),需投入蓝色回收容器。
补充说明
丝带的英文对应词为“ribbon”,法语为“ruban”。其设计多样,从简约到繁复结构(如塔夫绸、罗缎)均有涵盖,适用场景广泛。
以上内容综合自词典定义、应用场景及环保指南,如需进一步了解工艺或文化象征,可查阅相关专业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