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rought iron
熟铁(Shútiě)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wrought iron,指通过冶炼加工去除大部分杂质、含碳量极低的韧性铁材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英直译
《汉英综合大辞典》明确标注“熟铁”对应“wrought iron”,特指经锻造或轧制工艺处理的低碳铁,区别于生铁(pig iron)和钢(steel)。
冶金学定义:含碳量低于0.08%(通常0.02%-0.08%),同时含有硅酸盐渣夹杂物,使其具备延展性和抗腐蚀性(来源:《金属材料术语国家标准》)。
物理特性
传统工艺
古代中国“百炼钢”工艺即以熟铁为原料,通过反复锻打脱碳成钢(参考《中国冶金史》)。
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广泛用于桥梁、铁艺装饰(如伦敦水晶宫结构)。
当代用途
术语 | 含碳量 | 特性 | 英文对应 |
---|---|---|---|
生铁(生鉄) | 2.1%-4% | 脆硬、不可锻 | Pig iron |
熟铁(熟鉄) | <0.08% | 柔韧、可锻打 | Wrought iron |
钢(鋼) | 0.02%-2.1% | 强度高、可热处理 | Steel |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引用网页链接,以上来源标注实体出版物及国际标准编号,读者可通过权威数据库验证。)
熟铁是含碳量极低(通常小于0.05%)的铁合金,其核心定义和特性可归纳如下:
基本定义
熟铁又称锻铁或纯铁,通过生铁精炼去除大部分碳和其他杂质制成。其含碳量在0.02%-0.05%之间,远低于生铁(2%-4.3%)和钢(0.05%-2%),属于塑性较好的铁材料。
物理特性
生产方法
传统工艺采用“炒铁法”:将生铁加热熔化后,用柳木棍搅拌并加入氧化剂(如污潮泥)脱碳,最终得到熟铁。
与生铁、钢的区别
| 类型 | 含碳量 | 特性 | 用途 |
|--------|----------|--------------------|--------------------|
| 熟铁 | <0.05% | 软、易锻造 | 铆钉、链条、铁艺品 |
| 钢 | 0.05%-2% | 强度高、可热处理 | 机械零件、建筑材料 |
| 生铁 | 2%-4.3%| 硬脆、不可锻压 | 铸造锅具、机床底座 |
典型应用
因延展性突出,常用于制作铁链、铆钉、装饰铁艺等对塑性要求高的制品,现代工业中纯铁也用于电磁材料领域。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冶炼工艺或历史文献记载(如《天工开物》相关内容),可进一步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