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bbreviature of adjudication
"裁判要旨"是中文法律文书中的核心术语,指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对案件争议焦点、法律适用规则及裁判理由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其英文对应概念通常表述为"holding" 或"ratio decidendi",但在具体语境和功能上需注意以下区分:
核心定义
指裁判文书(尤指判决书)中,法院针对案件关键法律问题作出的权威性、结论性意见,集中体现案件的法律适用逻辑和裁判规则。它并非简单重复案情,而是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原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法律价值
英文术语 | 适用范围 | 与"裁判要旨"的异同 |
---|---|---|
Holding | 英美判例法 | 均指判决的核心法律结论;但"holding"更强调对后续案件的约束力,而中国裁判要旨的强制力限于指导性案例。 |
Ratio decidendi | 普通法系 | 指判决中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推理部分,与裁判要旨的提炼形式相似,但中国制度更注重成文法框架下的规则归纳。 |
Ruling gist | 学术翻译(非官方术语) | 直译形式,多见于比较法文献,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来源:Chinese Law and Legal System 学术著作)。 |
通过提炼类案规则,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例:最高人民法院第24批指导案例的毒品犯罪量刑要旨)。
在新型案件中(如数据权属纠纷),裁判要旨可形成填补法律空白的裁判规则(来源:《人民司法》期刊分析)。
本文定义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官方案例平台,术语对比参考比较法学专著(如Comparative Legal Traditions),实践价值分析基于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及核心法学期刊实证研究。因平台限制无法直接提供外链,读者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北大法宝数据库或HeinOnline法律期刊库检索相关文献。
裁判要旨是司法机关在案件判决中形成的核心法律观点和裁判准则,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裁判要旨是法官对案件裁判规则的归纳总结,通过解释成文法形成具体化规则。它不仅是法律条文的直接应用,还可能包含对法律适用、司法理念等问题的创造性判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判决书需包含案由、争议事实、法律适用等内容,这为裁判要旨的提炼提供了法定框架。
裁判要旨不仅反映法律适用结果,还体现法官对证据认定、诉讼程序等问题的综合判断。例如在行政执法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可能成为裁判要旨的一部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中的裁判要旨应用,可参考法律数据库或法院公开文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