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eclarative operation
explain; narrate; account for; illustrate; make out; say; show; specify; state
directions; explanation
【计】 DCL; declaration; elucidata; explanatory notes
【化】 specification; specify
【经】 explanation; explanatory note; justification
handle; manipulate; operate
【计】 FUNC; O; OP
【化】 manipulation
【医】 procedure; technic; technique
【经】 operation
在汉英词典编纂领域,“说明性操作”(Explanatory Operations)指通过释义、例句、用法标注等手段对词目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系统性处理方法。其核心功能是帮助用户准确理解词汇的语义、语法特征及使用场景,属于词典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性操作包含以下关键维度:
通过定义(Definition)阐明词目核心含义,辅以同义词/反义词对比。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隐喻”的英译“metaphor”标注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is applied to an object...”,通过限定性说明区分其与“明喻”(simile)的差异 。
提供典型语境中的使用范例,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动词“conduct”后附加例句:“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strict laboratory conditions.” 展示其与“实验”的搭配规则 。
标注使用域(如正式/口语)、情感色彩(如贬义)等,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在“bloke”词条标注“British English, informal”,说明其地域和语体限制 。
操作类型 | 功能目标 | 实现方式示例 |
---|---|---|
释义操作 | 揭示概念本质 | 属加种差定义法(如“哺乳动物:温血脊椎动物...”) |
例证操作 | 展示语境应用 | 短语例证/完整句例证 |
标注操作 | 提示使用规范 | 学科标签(<生物>)、语域标签(<俚语>) |
参见系统 | 构建语义网络 | “参见反义词”、“比较同义词” |
根据词典学理论(Lexicographical Theory),说明性操作需遵循:
针对学习者词典与母语词典采用不同说明策略,如《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多义词“run”分立24个义项,按使用频率排序 。
通过符号系统(如▶标记例句)压缩信息密度,见《柯林斯COBUILD高级词典》的句法代码体系 。
采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编排义项,如《韦氏大学词典》将词汇核心义置于首位 。
当代数字词典的说明性操作呈现新特征:
说明性操作的优化直接影响词典的释义效度(Definitional Adequacy),需持续结合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与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迭代发展 。
“说明性操作”是由“说明性”和“操作”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要分别拆解并结合语境理解:
说明性(来源)
指通过描述、分类、比较等方式对事物或观点进行客观阐述,强调语言的清晰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例如在学术写作或技术文档中,常用说明性语言解释原理。
操作(来源、)
广义指按照规范执行的具体活动,如机械操作或工作流程;狭义在计算机领域特指程序指令或系统交互行为,如编程中的函数调用。
在技术语境中(来源),该词可能对应英文“declarative operation”,属于声明式编程范式。其特点是描述目标而非具体步骤,例如:
类型 | 说明性操作 | 命令式操作 |
---|---|---|
侧重点 | 结果导向(做什么) | 过程导向(怎么做) |
示例 | YAML文件配置服务器 | 编写逐行安装脚本 |
提示:若需更专业的技术定义,建议参考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