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juridical extenuation
arbitrament; judge; judgment; judicature; referee; Themis; umpirage; umpire
【法】 adjudication; decree; tribunal; umpire
ascending; go to; go up; previous; submit; superior; upper
【医】 ept-; hyper-; super-; supra-; sur-
relief; ease; alleviate; extenuate; lessen; lighten; plaster; relieve; remit
【医】 abate; abatement; alleviation; extenuation; mitigate; pallation
palliate; relief; relieve
【经】 relief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裁判上减轻”指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如被告人有自首、立功、悔罪表现或犯罪未遂等法定或酌定情形),依法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量刑裁量权。其核心在于司法机关在个案中行使自由裁量权以体现刑罚个别化原则。
对应的英文术语为:
法律依据与适用情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当存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减轻情节(如从犯、未遂犯、自首、立功等)时,法院可在法定刑幅度以下量刑。例如,犯罪未遂可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
在无明文规定但案件具有特殊情节(如被害人过错、被告人积极赔偿获得谅解)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亦可减轻处罚(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此类减轻需严格遵循核准程序,确保裁量权不被滥用。
司法实践中的权威性体现: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量刑指导意见(如《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范裁判上减轻的适用标准,明确不同情节的减轻幅度比例,例如自首最高可减轻基准刑的40%,立功依等级减轻20%-50%,确保量刑的公正性与统一性。
术语辨析:
需区别于“法定减轻”(Statutory Mitigation),后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减轻幅度;而“裁判上减轻”强调法官在司法程序中的裁量权行使,属于司法能动性的体现。
引用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七条(自首)、第六十八条(立功)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批复》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21〕21号)
“裁判上减轻”通常指在司法或体育竞技等裁决场景中,裁判(或法官)根据具体情境、规则或法律条款,对处罚或量刑进行从轻处理的行为。以下是具体解释:
在法律层面,裁判减轻主要指法官根据法定或酌定情节,对犯罪分子的刑罚在法定刑以下进行裁量。具体包括:
法定减轻情节: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例如:
酌定减轻情节:法律未明确规定,但基于案件特殊性(如社会影响、悔罪表现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减轻处罚。
在体育赛事中,裁判可能根据规则解释减轻处罚。例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