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原则英文解释翻译、属地原则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rinciple of territory
分词翻译:
属的英语翻译: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地的英语翻译: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计】 GND
【化】 earth
【医】 geo-; loci; locus
原则的英语翻译:
fundamental; principle; tenet
【医】 principle
【经】 general principles; principle
专业解析
属地原则(Territorial Principle)是国际法及刑法中的核心管辖权原则,指一国对其领土范围内发生的人、事、物享有排他性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权。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结合法律权威来源解析其含义:
一、术语定义与法律内涵
-
汉英对照释义
- 属地原则(Territorial Principle):指国家基于领土主权,对境内的一切行为、事件和主体行使管辖权的准则。其核心是“领土管辖优先”,即行为发生地法律优先适用。
- 英文扩展:Lex loci delicti commissi(侵权行为地法)是其拉丁法谚表述,强调法律适用与地理位置的绑定关系。
-
法律要件
- 行为发生地标准:只要犯罪结果或行为任一要素发生在本国境内,即可主张管辖权(如《刑法》第6条)。
- 例外情形:外交豁免、国际组织驻地等特殊区域不适用属地管辖。
二、与其他管辖原则的对比
原则类型 |
管辖依据 |
典型应用场景 |
属地原则(Territorial) |
行为发生地 |
境内刑事犯罪、跨境环境污染 |
属人原则(Personal) |
行为人国籍 |
公民境外犯罪 |
保护原则(Protective) |
国家核心利益受损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三、权威案例与法理依据
- 国际法层面:常设国际法院在“荷花号案”(1927)确立属地管辖的优先性,主张国家有权管辖境内外国人的行为。
- 中国实践:依据《刑法》第6条,外国人在华犯罪适用中国法律(外交豁免除外),如2020年北京涉外毒品案属地管辖判决。
四、学术与实务参考
- 联合国国际法院:属地原则作为主权平等体现,载于《联合国宪章》第2条[^ICJ]。
- 法律词典释义:《元照英美法词典》定义属地原则为“以领土为管辖基础的准则”(Territoriality Theory)^YUANZHAO。
参考文献
[^ICJ]: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www.icj-cij.org/territorial-principle
网络扩展解释
属地原则是法律、税收、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其核心含义是以地域或行为发生地作为行使管辖权或管理权的基础。以下是不同领域的具体解释:
一、法律领域(刑法、民法)
属地原则强调法律适用的地域性,即事件或行为发生在哪个国家/地区,就由该地的法律管辖。例如:
- 刑法适用: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家拥有司法管辖权。例如,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中国法院可依据《刑法》第六条审理。
- 民事争议:合同纠纷、侵权等案件通常由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相关法律也以当地法规为准。
二、税收领域
属地原则(又称“收入来源地管辖权”)指国家仅对纳税人来源于本国领土内的收益征税,不论其国籍或居住地。例如:
- 跨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产生的利润需向中国纳税,即使其总部在国外。
- 领土范围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及拟制领土(如船舶、飞机)。
三、行政管理领域
在公共管理中,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地方机构对辖区内的经济、社会事务行使管理权,例如:
- 地方税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税收征管;
- 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需服从所在地监管部门的要求。
四、考试报名等特殊场景
部分资格考试(如经济师、CPA)要求考生按户籍、工作或居住地选择考区,以确保管理便利性。若跨地区报考,可能被视为“新考生”,影响成绩连续性。
属地原则的核心逻辑是“谁的地盘,谁做主”,通过明确地域管辖权,解决跨国、跨区域事务中的法律冲突、税收分配和管理责任问题。具体应用中需结合当地法规,例如《刑法》第六条、《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属人属地结合原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