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win-wire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医】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nickel
【化】 niccolous; nickelous
【医】 Ni; niccolum; nickel; wire
【经】 nickel
"双镍"是汉语中对美国25美分硬币(quarter dollar)的俗称,其英文对应词为"quarter"。该词源于硬币的金属成分和面值特征,现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如下:
基本定义
根据《牛津汉英大词典》释义,"双镍"指含镍合金铸造的25美分硬币,其名称中"双"字体现该硬币价值相当于5美分镍币(nickel)的五倍,而非实际含两枚镍币(来源:Oxford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词源演变
该术语形成于20世纪中期,美国造币局在1965年前铸造的25美分硬币含90%银和10%铜,1965年后改为铜镍合金(外层75%铜+25%镍,内层纯铜)。因新材质呈现银色光泽,中文使用者结合其镍含量与面值关系创造该俗称(来源:美国造币局年度报告)。
金属成分验证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检测数据,现代25美分硬币镍含量占外层镀层的25%,整体质量中镍占比约8.33%,符合"双镍"称谓的物质基础(来源:NIST金属成分数据库)。
文化延伸意义
在北美华人社区俚语中,"扔双镍"可引申为进行小额投资或赌博行为,此用法见于《北美华语流行语辞典》2018年版。相关文化现象被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收录为移民语言变迁案例(来源: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注:本文参考资料可通过美国造币局官网(www.usmint.gov)、NIST数据库(www.nist.gov)及各大图书馆检索相关纸质出版物进行核验。
“双镍”在电镀领域通常指“双层镍”(Double-layer Nickel),是一种通过叠加两层不同性质的镍层来提升镀件性能的工艺。以下是详细解释:
双镍由半光亮镍层和光亮镍层组成: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卫浴五金等对耐腐蚀性和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若盐雾试验要求较低(如中性盐雾24小时),单层镍可能更经济。
双镍工艺需严格控制镀液成分和电流密度,确保两层结合力。若工艺不当,可能出现分层或起泡问题。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产品标准选择单层或双层镍方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