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clude; record; take down
在汉英词典编纂领域,“收录”指词典对词汇、短语的系统性采纳与编入过程,其核心包含以下层面:
收录(shōulù)指词典编纂时依据既定标准(如使用频率、语义稳定性、文化重要性)将词条纳入词典体系的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收录”为“收集并编入(文章、资料等)”。在词典学中,特指筛选语言单位并赋予释义的过程 。
选择性采纳
并非所有词汇均被收录,需通过语料库频率分析、新词委员会评审等机制筛选(如《牛津英语词典》的“新词跟踪项目”)。
例:网络热词“内卷”(involution)因社会传播广度被《韦氏词典》2020年收录。
系统性编目
收录后需标注音标、词性、释义、例句及语用标签(如正式/非正式、方言等),例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收录”词条标注:
include /ɪnˈkluːd/ v. [T]
▶ to make someone or something part of a group, list, etc.
*例句*:The collection includes over 500 poems.
标准 | 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 英文词典(如《柯林斯英语词典》) |
---|---|---|
新词时效性 | 需经国家语委审定(如“元宇宙”) | 依托语料库动态更新(如“cryptocurrency”) |
方言/古语 | 标注“〈方〉”“〈书〉”标签 | 标注“archaic”“dialect” |
以上内容综合语言学理论与权威词典编纂实践,释义与例证均引自专业文献及官方说明。
“收录”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编辑采用
指将文字、文章等编入书籍或资料中。例如:“这篇文章已收录在这部短篇小说选中”(、)。该用法常见于文献整理或出版物编纂,如古籍《后汉书·侯霸传》提到“收录遗文”()。
收纳任用
表示对人或物的接收和任用。例如:“收录职员”“毁寺时收录金银佛像”(、)。此义项在现代使用较少,更偏向历史或特定场景。
收音和录音
指通过设备接收并保存声音信息。例如:“收录新闻广播”“收录机”(、)。这一用法常见于媒体或电子设备相关领域。
“收录”的核心意义是将事物纳入特定范围进行管理或保存,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或技术场景的用法,可参考相关来源(如、3、5、6)。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