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失效时间”通常指某一事物(如文件、权利、合同、药物、密码等)失去法律效力、功能效力或有效性的特定时间点或期限。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维度:
法律/合约领域 (Legal/Contractual Context)
指合同条款、许可证、专利权、诉讼时效等停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间点。英文对应“Expiration Time” 或“Time of Expiry”,强调依据约定或法规定期终止效力。例如:
The expiration time of the patent is clearly stated in the agreement.(专利失效时间已在协议中明确载明)
技术/功能领域 (Technical/Functional Context)
指密码、验证码、登录会话、缓存数据等因预设条件(如超时)而自动失效的时刻。英文常用“Invalidation Time” 或“Timeout Period”,侧重功能性失效。例如: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logs out users after the session timeout period.(系统在会话失效时间后自动注销用户)
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和《牛津法律术语辞典》,“失效时间”在司法语境中特指“失效期届满的时刻”(Moment of Lapse),例如:
The right to appeal shall be extinguished upon the expiration time specified by law.(上诉权应在法定的失效时间终止)
在技术标准(如RFC文档)中,该词明确指向“状态无效化的临界点”(Critical Point of State Invalidity),例如密码学中的密钥生命周期截止点。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此处提供实体工具书及国际标准文档名称供查证。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或标准组织官网获取完整定义。)
“失效时间”是一个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具体含义的通用概念,但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某一事物、状态或功能不再具备有效性或法律效力的具体时间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失效时间”指代某个对象(如文件、权限、数据、产品等)从有效状态转为无效状态的时间节点。例如:
法律与合同
合同条款、授权书、身份证件等文件会标注失效时间,超过此时间后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例如:护照在2030年12月31日失效,即此日期后不可用于国际旅行。
信息技术
产品与安全
生效时间 vs. 失效时间
两者构成有效期的起止区间。例如:合同生效时间为2025年1月1日,失效时间为2030年1月1日,即有效期5年。
软失效 vs. 硬失效
expires_in: 3600秒
)或策略设置。若您需要了解某一具体领域(如法律、计算机科学)中的失效时间规则,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