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下"在汉英词典中是一个多义动词,其核心语义可归纳为三类场景化应用:
1. 物理投射(Physical Projection)
指物体从高处向低处的抛掷行为,常见于军事或工程语境。牛津汉英词典将其译为"drop",强调重力作用下的垂直运动轨迹,如"投下救生包(drop survival kits)"(来源: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该动作具有瞬时性特征,常见搭配包括炸弹、物资等实体对象。
2. 社会行为参与(Sociopolitical Action)
在民主进程中特指投票行为,剑桥汉英词典采用"cast"作为对应词项,如"投下神圣一票(cast the sacred ballot)"(来源:Cambrid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此用法包含决策权重与社会责任双重含义,常见于政治文献和选举报道,反映公民权利的行使过程。
3. 资源性投入(Resource Commitment)
经济领域延伸为资本或精力的持续性投入,柯林斯词典标注为"invest",如"投下巨额研发资金(invest heavily in R&D)"(来源:Collin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该语义包含风险评估与收益预期,涉及企业战略规划和个人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
词义演化体现汉语动词的意象拓展特性,从具体物理动作衍生出抽象社会行为含义。权威词典均指出其及物动词属性,要求搭配具体受事宾语,且动作发出者具有明确意向性特征。
“投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一、历史制度含义(源于元代)
起源与构成
指元朝时期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私属人户。该制度可追溯至辽代,蒙古语称“爱马”(aimaq)。元太祖建立蒙古国后,将被征服的民众分赐给宗室、功臣,并通过战争俘虏扩充私属人口。
管理与运作
二、现代汉语成语含义
基本释义
指“投掷下去”,比喻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情感(如感激、怀念)或决心。
例:他投下一封感谢信,表达对恩师的敬意。
使用场景
多用于情感外露或明确表态的语境,如“投下誓言”“投下深情一瞥”。
注意:需根据上下文区分词义。历史术语“投下”多用于学术研究,而现代用法偏向文学表达。如需进一步考证元代制度,建议查阅《元史》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