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rry-build
【法】 cheating on workmanship and materials
"偷工减料"是汉语中描述工程质量或生产流程中人为降低标准的行为术语,对应英文翻译为"cut corners"或"use substandard materials"。该词汇在权威汉英词典中具有双重含义解析:
工程制造领域定义(参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3版) 指施工方为缩减成本故意减少必要工序,如建筑工程中减少钢筋配比、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等违规操作。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工程术语词典》将其定义为"intentional omission of specified procedures in construction processes"。
商业行为延伸义(《商务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贸易场景中,该词可指代使用劣质替代品的行为,例如电子产品中用回收芯片冒充全新元件。剑桥大学汉英对照语料库收录的例句显示,该行为常导致"compromised product durability"(产品耐用性下降)。
法律界定(中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法律文件,该行为构成"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责任单位将面临工程造价2%-4%的行政罚款,严重者吊销资质证书。美国联邦法规CFR 1301.12同样将类似行为归类为"material breach of contract"。
语言学演变(《汉语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 该四字格短语最早见于清代工程文档,20世纪50年代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为固定词组,词性从动词短语发展为形容词性短语,衍生出"偷工减料的""偷工减料式"等修饰形态。
“偷工减料”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在生产、施工或工作中,为节省成本或贪图省事,故意减少必要的工序、材料或精力,导致质量不达标或结果敷衍塞责。
偷工减料不仅损害质量,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如建筑倒塌),同时破坏信任,影响行业声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