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halcosis; chalcosis pulmonum
铜屑肺(Tóng xiè fèi),也称为铜尘肺(Copper Dust Pneumoconiosis),是一种因长期吸入含铜粉尘或金属烟尘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属于尘肺病的一种。其核心特征为肺部组织对铜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改变。
铜屑肺的主要致病机制是吸入的细微铜颗粒沉积在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引发持续性肺部炎症反应、肉芽肿形成及间质纤维化。这与铜离子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免疫反应激活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肺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职业健康报告中指出,长期暴露于金属粉尘(包括铜)是导致不可逆性肺纤维化的明确风险因素。
该病高发于铜矿开采、冶炼、金属加工(如研磨、抛光)、电子元件制造及铜合金焊接等职业场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强调,工作场所空气中铜尘浓度超标(如超过0.1 mg/m³)时需严格防护。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局部通风)、呼吸防护设备(N95以上级别口罩)及定期健康监护。
英文对应:Copper Pneumoconiosis / Copper Dust Lung
词典释义:因长期吸入铜或其化合物粉尘导致的职业性肺纤维化疾病,病理特征为肺组织铜沉积伴间质增生。该术语在《英汉医学大词典》中被明确归类于"职业性肺病"条目。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metals and their health effects
详细阐述铜尘暴露的病理机制及全球防控标准。
Criteria for a Recommended Standar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opper Dust
提供铜尘职业接触限值及疾病监测方案。
《铜冶炼工人尘肺病流行病学研究》2020年第38卷
基于中国人群的铜相关肺病临床数据分析。
Copper-induced lung injury: Molecular mechanisms
解析铜离子诱发肺损伤的细胞通路。
注:铜屑肺目前未被单独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诊断常归类于"其他无机粉尘所致尘肺病(J63.8)"。建议医疗工作者参考《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进行综合评估。
“铜屑肺”并非医学或职业病领域的规范术语,目前也没有权威资料证实其作为独立疾病的存在。推测该词可能指长期吸入铜粉尘引发的肺部病变,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铜粉尘的职业暴露风险
若工作中长期接触铜金属粉尘或烟雾(如铜冶炼、加工行业),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慢性炎症,但通常不会像矽肺那样导致严重的肺纤维化。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尘肺分类中,铜尘肺未被单独列出。
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
铜尘暴露可能导致以下症状:持续性咳嗽、胸闷、肺功能下降,极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肺部肉芽肿(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防护建议
建议:若存在相关职业暴露史且出现呼吸异常,应及时到职业病防治院就诊,并参考《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进行专业评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