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stical
【医】 statistics
【经】 numerical statement; statistics
ascending; go to; go up; previous; submit; superior; upper
【医】 ept-; hyper-; super-; supra-; sur-
在汉英词典中,"统计上"对应的英文表述为"statistically",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该术语在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维度:
显著差异判定
统计学中常用"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表示观察结果超出随机误差范围,例如医学研究中的药物有效性验证。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建议p值小于0.05作为显著性判定基准。
置信区间表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中,"统计上可接受误差范围"对应95%置信区间计算,如GDP增长率表述为"6.2%±0.5%"。这种表达方式源自费希尔(R.A. Fisher)的假设检验理论。
相关性强弱描述
《新编统计分析方法》指出,统计上相关需满足皮尔逊系数|r|>0.3且p<0.05的双重条件。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常用此标准分析经济指标关联性。
假设检验应用
在质量管理领域,ISO 13485标准要求采用统计假设检验验证生产过程稳定性,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了9类统计检验方法。
大数据分析基准
IBM数据科学白皮书强调,统计有效性是大数据建模的前提条件,需同时满足样本代表性、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三大前提。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体系采用多层级统计验证机制。
“统计”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且这些含义相互关联。以下是综合各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统计工作(统计活动)
指对客观现象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过程。例如人口普查中对数据的调查与汇总、企业定期整理销售数据等,均属于统计工作的范畴。其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统计资料(统计数据)
统计工作的成果,表现为反映现象特征或规律的数字、图表、文字等资料。例如GDP数据、人口出生率报表等。这些资料需具备客观性和系统性,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学(统计科学)
研究如何科学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理论与方法学科。统计学分为应用统计学(如社会经济统计)和理论统计学(如数理统计),核心是通过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在“统计上”这一语境中,通常指:
若说“统计上的误差需控制在5%以内”,这里的“统计”可能同时涉及:
“统计上的”强调以统计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规范流程获取并分析数据,最终服务于客观规律的探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