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hard evidence; incontestable evidence; ironclad proof
"铁证"在汉英法律语境中指具有绝对证明力的证据,其核心含义为"不可推翻的事实依据"。根据《中华汉英大词典》(第三版)的解释,该词对应英文翻译为"irrefutable evidence"或"conclusive proof",特指在法律程序中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且无法被合理质疑的证据。
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刑事判决书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在(2023)刑终字第112号判决中将DNA匹配结果定性为"铁证",其认定标准包含三个要件:证据来源的合法性、证据链的完整性、反证的不存在性(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数据库)。这一司法实践与《元照英美法词典》中"conclusive evidence"的定义高度吻合,即"无需其他佐证即可单独证明事实的证据"。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铁"在此为隐喻用法,借金属特性喻指证据的坚固性和持久性。该词常见于"铁证如山"(ironclad evidence piling up like a mountain)等法律习语中,这种表述在联合国文件中文版本里多译为"compelling evidence of mountainous proportions"。
值得关注的是,《牛津汉英法律词典》特别标注该词在普通法体系中的对应概念为"smoking gun",这一术语源自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相关判例,指能够直接证明犯罪意图的关键物证(参考美国国会法律图书馆注释)。中国刑事诉讼法则通过第55条"证据确实、充分"的表述,确立了与"铁证"相对应的法定证明标准。
“铁证”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铁证(tiě zhèng)指确凿且不可推翻的证据,常形容证据的坚实性和无可辩驳性。例如“铁证如山”表示证据像山一样稳固,无法动摇。
经典引用
现代用例
“铁证”多用于强调证据的权威性,例如历史研究、司法审判等场景。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语境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