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sign treaty
pact; treaty
【法】 treaty
a scrape of the pen; ink; set one's hand to; signature
【化】 signature
【经】 signature
条约签字的汉英词典释义与法律内涵
在汉英词典中,“条约签字”对应英文术语“signature of a treaty”,指缔约方授权代表在条约文本上签署姓名的行为,标志着对条约内容的初步确认。该行为具有以下核心法律意义:
签字表明签署国已认可条约文本的最终形式,并愿意接受其约束。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第10条,签字是条约生效的关键步骤之一,但通常需后续批准程序方产生完全约束力 。
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释义,签字国负有“诚信义务”(obligation of good faith),不得采取破坏条约目的的行为,即使条约尚未正式生效 。
签字需由经国家正式授权的“全权代表”(plenipotentiary)执行,其授权文件需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7条规定的法律形式 。
包括单独签署(每国代表分别签字)或集体签署(所有代表在同一文本签字),实践中多采用分国别签字的“轮签制”(alternat)。
行为 | 法律效果 | 示例 |
---|---|---|
签字 | 初步确认文本,产生诚信义务 | 《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阶段 |
批准 | 正式接受条约约束 | 条约经议会批准后生效 |
加入 | 非原始签署国参与条约 | 后签署国通过交存加入书 |
联合国条约库官方文本:公约全文(第10-18条规范签字程序)。
对签字法律效力的实务解读:UN Treaty Handbook 。
国内法视角下的签字程序要求:外交部文件 。
注:签字不必然导致条约生效,多数重要条约需经国内批准程序(如立法机关通过、元首签署)后方具强制力,此过程体现“国家同意原则”(Principle of State Consent)。
“条约签字”指在条约文件上签署姓名以表示认可或承诺的行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行为特点
与相关词的区别
条约类型与时效性
实际应用场景
如需了解具体条约签字流程或案例,可参考国际法相关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