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arbon residue
incomplete; remnant
char; charcoal
【医】 anthraco-; carbo; charcoal; vegetable charcoal; xylanthrax
残炭(Carbon Residue)是石油产品和润滑油在特定高温条件下裂解后残留的固态碳物质,用于评估油品热稳定性及结焦倾向。该指标在炼油工艺质量控制、发动机设计及燃料分级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残炭”对应英文术语为“carbon residue”,其标准化测试方法包含两种:
康拉德森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 CCR)
测定时将样品置于坩埚中隔绝空气加热至550°C,通过质量损失计算残留碳百分比。此方法适用于重质油品,被纳入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 D189。
兰氏残炭(Ramsbottom Carbon Residue, RCR)
采用特殊玻璃焦化瓶,在约600°C下进行快速热解,残留物质量与初始样品质量之比即为结果。该方法适用于轻质馏分油,标准编号为ASTM D524。
工业应用方面,残炭值直接影响内燃机积碳程度与涡轮机械结焦风险。例如航空煤油要求残炭值低于0.3%,而船用燃料油允许残炭值高达18%。相关测试数据收录于《石油产品分析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版)及《燃料特性与燃烧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21版)等权威文献。
残炭是石油产品在特定高温条件下受热分解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其定义和意义如下:
残炭指油品在不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后形成的残留物,以质量百分比表示。测定时通常控制温度在500-520℃(例如电炉法为520±5℃,部分方法在氮气环境下加热至500℃)。
残炭不仅是油品热稳定性的间接指标,还与灰分含量相关。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油品类型选择测定方法,避免因残留物差异导致误判。
如需更详细的测定标准或具体油品限值,可参考(电炉法)、(微量法)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