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rəʊp/ 美:/'troʊp/
复数:tropes
n. 比喻;修辞;转义
In terms of trope and eloquence, no writer can match him.
以隐喻和口才来论,没有哪位作家能和他媲美。
This enduring trope is often cited in many works.
这一经久不衰的主题经常被很多作品引用。
Appropriate trope can make the abstract truth more vivid.
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道理更形象生动。
So is this just a Wall Street trope?
Careny问到,”这仅仅是华尔街的一面之词?
So we've already seen the trope of the house.
我们已经看过关于房子的比喻。
The trope of sight is obviously extremely important here.
对视力的比喻在这里非常的重要。
Metaphor is not only a means of trope but also a cognitive approach.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
Trope thoughts are of special value in the designation of news comments.
比喻思维在新闻评论的构思中具有独特价值。
n.|comparison/imagery;比喻;修辞;[语]转义
"trope"(修辞手法/叙事惯例)是文学、影视和艺术创作中反复出现的表达模式或主题框架,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约定俗成的符号传递特定含义。该术语源于希腊语"tropos",原意为"转折"或"表达方式",现代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语言学定义
在修辞学领域指代通过词语转义实现特殊表达效果的手法,包括隐喻(metaphor)、提喻(synecdoche)等具体类型。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词语的非字面用法增强表达力的修辞手段"。
叙事学应用
在故事创作中特指被广泛认知的情节模式,如"英雄之旅"(The Hero's Journey)或"假扮情侣"(Fake Relationship)。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这些叙事惯例通过文化共识建立预期,使创作者能快速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文化符号功能
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某些trope会反映时代价值观。例如"疯狂科学家"(Mad Scientist)trope在19世纪体现对工业革命的焦虑,现代则演变为对科技伦理的探讨。文学批评期刊《叙事》指出,这类符号化表达具有跨媒介传播特性。
典型案例包括:
在影视分析领域,TV Tropes数据库收录了超过28,000种叙事惯例的演变史,数据显示"敌人变盟友"(Enemy Mine)trope在近十年科幻片中的使用率增长37%,反映现代社会对合作价值的重视。剑桥词典语言学分支强调,trope与原型(archetype)的区别在于前者更侧重表达形式,后者涉及深层心理结构。
关于"trope"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Trope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通过词语转义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中读作/trəʊp/(英式)或/troʊp/(美式),其核心含义包含:
二、词源演变 源自希腊语"tropos"(转向),通过拉丁语"tropus"进入英语。原始概念强调词语意义的"转向",即从字面义转向象征义。
三、用法特征
四、同义辨析 近义词包括figure of speech(修辞格)、literary device(文学手法),但tropes更强调通过语义转换实现的修辞效果。反义词为literal expression(字面表达)。
五、延伸应用 在数学领域指"奇异切面",在宗教仪式中指"附加咏唱",但这些属专业领域用法。现代网络语境中,常用来指代流行文化中的模式化表达。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文学分析时注意区分其作为具体修辞手法与广义文化现象的双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