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resolution是什么意思,spatial resolutio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遥感] 空间分辨率;空间解析度
例句
Landsat sensors have a moderate spatial resolution.
陆地卫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属中等。
Therefore, the emphasis of this thesis is to approv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便是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的方法与实现。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ar and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map ?
我感觉是这样的:地图的比例尺和图像分辨率是什么关系?
Their spatial resolution and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ere completely identical.
其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度分辨率也完全相同。
The large image provided above is at MODIS 'maximum spatial resolution (level of detail).
放大后的图片使用了MODIS的最大空间分辨率(细节级)进行拍摄。
专业解析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是指遥感影像或传感器系统能够区分或识别的最小地面目标尺寸或最小特征细节的能力。它衡量的是影像中每个像素(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距离的大小。空间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影像能够显示的地物细节越精细,可识别的地物尺寸越小;反之,空间分辨率越低,影像越模糊,只能识别较大的地物轮廓。
核心要点解析:
- 最小可分辨单元: 空间分辨率通常用地面距离来表示,例如“1米分辨率”意味着影像上的一个像素对应地面1米 x 1米的正方形区域。小于这个尺寸的目标(如一辆小汽车)可能无法被清晰地识别为一个独立的物体,其信息会混合在包含它的像素中。
- 细节分辨能力: 它直接决定了影像所能呈现的地表特征的精细程度。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如0.3米)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屋、树木、车辆甚至行人;中等分辨率影像(如10-30米)可以看到街道、较大的建筑和农田地块;低分辨率影像(如250米或1公里)则只能识别城市轮廓、大型水体或森林覆盖区域等宏观特征。
- 与比例尺的关系: 空间分辨率高的影像通常可以支持更大比例尺的地图制作和更精细的分析(如城市规划、精准农业);低空间分辨率影像则适用于大范围、宏观的监测(如全球植被覆盖变化、气象观测)。
重要性:
空间分辨率是评价遥感数据质量和选择合适遥感数据源的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遥感影像在以下应用中的效果:
- 地物识别与分类: 能否准确区分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如区分草地和灌木丛)、识别特定目标(如建筑物、船只)。
- 变化检测: 能否监测到细微的地表变化(如新建建筑、森林砍伐)。
- 测绘与制图: 能否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地籍图。
- 环境监测: 能否精确监测水质、植被健康状况等。
示例:
- 一颗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为10米,意味着它拍摄的影像中,每个像素点代表地面上10米见方的区域。在这个影像上,一个宽度小于10米的道路可能无法被清晰地显示为一条线,而是混合在相邻的像素中。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约100米 x 70米)在这样的影像上大约由10 x 7个像素点组成。
- 一架搭载高分辨率相机的无人机可能提供0.05米(5厘米)分辨率的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砖缝、单棵小草甚至小石块。
参考资料来源:
- NASA Earth Observatory Glossary: 提供了空间分辨率的基本定义和重要性解释。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glossary
- USGS - What is remote sensing and what is it used for?: 美国地质调查局解释了遥感概念,并隐含了分辨率作为关键参数的含义。https://www.usgs.gov/faqs/what-remote-sensing-and-what-it-used
- Esri GIS Dictionary: 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背景下对空间分辨率的明确定义。https://support.esri.com/en-us/gis-dictionary/spatial-resolution
网络扩展资料
“spatial resolution”(空间分辨率)是指成像系统能够区分或识别的最小物体细节或相邻特征的能力,通常用于描述图像中可辨别的细节精细程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核心概念:空间分辨率衡量的是图像中两个独立点或线在空间上能被区分的最小距离。例如,在卫星图像中,1米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图像中每个像素代表地面1米×1米的区域,更小的数值(如0.5米)表示更高的细节清晰度。
- 单位:常用单位包括米(m)、厘米(cm)、像素(pixel)等,具体取决于应用领域。
2. 不同领域的应用
- 遥感与卫星成像:空间分辨率决定卫星图像中地物(如建筑物、植被)的识别能力。例如,高分辨率卫星(如WorldView-3)可达0.31米/像素,能清晰显示车辆或道路标线。
- 医学成像(如MRI、CT):高空间分辨率能更精准定位病变组织,例如MRI中1毫米的分辨率可区分细微的脑部结构。
- 数码摄影:相机的传感器像素密度影响空间分辨率,高像素相机能捕捉更多细节。
-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波长限制,电子显微镜则可达纳米级。
3. 影响因素
- 传感器性能:传感器尺寸、像素密度、光学组件质量(如镜头)直接影响分辨率。
- 观测距离:距离目标越远,分辨率通常越低(如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
- 环境条件:大气干扰(如云层、雾霾)可能降低实际分辨率。
4. 高分辨率 vs 低分辨率
- 高空间分辨率:细节丰富,但数据量大、处理成本高,适用于精准分析(如城市规划、军事侦察)。
- 低空间分辨率: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小,适合大范围监测(如气象卫星追踪云层运动)。
5. 相关概念区分
-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区分不同电磁波谱段的能力(如多光谱 vs 高光谱)。
- 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测同一区域的时间间隔(如气象卫星每小时拍摄一次)。
总结来看,空间分辨率是衡量成像系统细节捕捉能力的关键指标,其选择需根据具体需求平衡细节精度与数据成本。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