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rəʊ'semə,nɑː/
n. 研讨会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west area completely constructing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national new discipline developing theory proseminar.
本文对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新学科发展理论研讨会进行了综述。
Zhang, the frondose matters concerned to the art proseminar were been put into effct soon.
在画院美术馆馆长张颖川女士的支持下,研讨会的具体事宜很快得到落实。
Direct selling enterprises ca ot carry out training by mea of proseminar, i iring conference and commending conference.
直销企业不得以召开研讨会、激励会、表彰会等形式变相对直销员进行培训。
n.|workshop/rap session;研讨会
proseminar(中文常译为“初级研讨会”或“专题研讨课”)是高等教育中一种特定形式的学术课程,介于传统讲座课(lecture)和高级研讨会(seminar)之间。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定位与性质:
它是一种为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或高年级本科生设计的入门级研讨课程。 与侧重教师讲授的讲座课不同,也区别于要求学生进行高度独立研究的高级研讨会,proseminar 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学术研讨的形式、规范和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基础能力,包括:批判性阅读与分析学术文献、掌握特定学科的基础研究方法、学习构建有效论证、进行学术性口头报告(presentation)以及参与有深度的课堂讨论。 它为学生后续参与更高级别的独立研究(如毕业论文)或高级研讨会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形式与内容:
课程通常围绕特定主题或领域展开。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指定文献(如经典论文、专著章节),并在课堂上做正式或非正式的报告,随后进行集体讨论。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反馈者的角色,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课程可能包含研究提案写作、文献综述练习等任务。
与“Seminar”的区别:
关键区别在于学生的研究独立性和课程的深度。Seminar 通常要求学生进行更原创性的研究并提交较成熟的学术论文(seminar paper)。而 Proseminar 更侧重于技能训练、文献学习和初步的研究实践,对最终成果的原创性要求通常低于高级研讨会。 可以说,proseminar 是通往 seminar 的桥梁。
权威来源参考:
关于单词proseminar 的详细解释如下:
Proseminar 是一个学术术语,指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为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研讨会式课程。这类课程通常强调学生参与、讨论和研究能力培养,形式介于传统课堂(lecture)与高级研讨班(seminar)之间。
Proseminar 是学术体系中的过渡性课程,旨在通过互动和实践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如需更具体课程案例,可参考高校官网或学术机构的课程大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