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散文诗
The article is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ories on prose poem of a same theme.
本文试图以同题散文诗为研究对象,对它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究。
EZ Prose Poem is books which contains scores of famed poems and prose in ancient China.
《中学生必背古诗文》包括几十篇中国著名古诗词和文章,均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A piece of poetic writing in prose, being neither fish nor fowl, is called a prose poem.
一首用散文体写的诗,不伦不类,(竟)被称为散文诗。
Therefore the style of prose poem has a special origin and value, and the western prose poem is more prosified than poetic.
因此,散文诗文体具有特殊的起源和价值,西方散文诗具有散文味较诗味浓的文体特点。
散文诗(prose poem)是一种融合散文形式与诗歌特质的独特文学体裁。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分行和韵律限制,采用散文的连贯段落书写,却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意象密度、音乐性和抒情内核,实现诗歌的美学效果。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详细解释:
散文诗采用连贯的段落结构,不依赖分行或固定韵律。例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中,以叙事性段落描绘城市生活,却通过意象叠加(如“人群像波浪般涌动”)赋予文本诗意节奏 。这种形式自由性使其能容纳复杂叙事,同时保持语言的紧凑性。
散文诗依赖密集的意象群构建多层意蕴。鲁迅《野草》中的“枣树”象征孤独抗争者,其描述虽为散文句式,但意象的隐喻性(如“铁似的直刺天空”)赋予文本诗性深度 。
通过内部韵律(头韵、谐音)和节奏变化营造诗意。美国诗人威廉斯在《红色手推车》中重复“so much depends upon...”的句式,形成咏叹调般的韵律感 。
如佩索阿《不安之书》以片段式独白探讨存在主义,散文形式承载了诗歌的抒情强度与哲学思辨 。
散文诗诞生于19世纪法国,波德莱尔首次系统创作并定义其为“诗意散文”。兰波的《灵光集》进一步以超现实意象拓展其边界。20世纪后,特朗斯特罗姆的《波罗的海》以冷峻散文笔法书写自然史诗,展现体裁的现代适应性。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符合原则的权威链接):
“Prose poem”是英语中的复合词,指一种融合散文与诗歌特点的文体,中文译为散文诗。以下是详细解释:
“Prose poem”由“prose”(散文)和“poem”(诗)组成,字面意为“散文形式的诗”。它既有散文的自由结构,又具备诗歌的抒情性和意象表达,通常不押韵,但注重节奏和语言美感。
散文诗常用于表达细腻的情感或瞬间感悟,如鲁迅《野草》中的篇章。英语中,美国诗人查尔斯·西米克(Charles Simic)的作品也是典型代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或历史发展,可参考文学理论相关书籍或学术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