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精确轰炸;定点轰炸(等于pin-point bombing)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s stuck to their program of precision bombing.
美国空军抱定他们的精密轰炸计划的宗旨。
Much of the precision bombing in the Kosovo war, for instance, was carried out by America and a handful of Allies.
例如,在科索沃,多数精准轰炸都是由美国进行的,只有少数盟国参与其中。
To minimize collateral damage, maximum precision in bombing was required.
为使附带损害达到最小,要求在轰炸中使精确度达到最高。
精确轰炸(precision bombing)是一种以最小化附带损害为目标的军事打击策略,其核心是通过高精度武器或技术手段,对特定军事目标进行针对性摧毁。该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军事技术进步,现已成为现代战争中减少平民伤亡和资源浪费的关键手段。
精确轰炸强调利用制导系统(如激光、GPS或红外技术)对目标进行定位,确保弹药命中误差控制在极低范围内。例如,美国国防部在《联合出版物3-60》中将此类行动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攻击效果与预定目标高度一致”。其特点包括:
二战期间,英国空军在1943年对德国鲁尔水坝的“惩戒行动”中首次尝试低空精确投弹,但因技术限制成功率较低。现代精确轰炸的成熟则始于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使用AGM-114“地狱火”导弹实现90%以上的命中精度,推动战争模式革新。
根据兰德公司2021年研究,当代精确武器命中误差已缩小至1-3米内,但伦理争议仍存在。例如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误炸中国大使馆事件,暴露出情报误差可能导致的技术局限性。目前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呼吁建立国际规范,要求各国公开打击目标的评估标准以提升透明度。
Precision Bombing(精确轰炸) 是一种军事打击战术,指通过高精度武器或技术手段,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精准攻击,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非军事目标的附带损害。以下为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Precision bombing 强调“精准性”,通常使用制导炸弹(如激光制导、GPS制导等)或先进瞄准系统,确保炸弹准确命中预定目标。其目的不仅是摧毁关键军事设施,还在于降低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
技术背景
该术语常与precision-guided bomb(精确制导炸弹) 关联,例如现代战争中使用的智能武器(如JDAM)。技术手段包括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等,显著提高了轰炸的命中率。
应用场景
与普通轰炸的区别
传统轰炸依赖大面积覆盖(如“地毯式轰炸”),而 precision bombing 通过高精度打击减少资源浪费和道德风险。例如,例句中提到的“最小化附带损害”(To minimize collateral damage)直接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关术语
同义词包括pin-point bombing(定点轰炸),反义词则为carpet bombing(地毯式轰炸)。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如、)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