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əˈrəʊl/ 美:/'pəˈroʊl/
假释
过去式:paroled 过去分词:paroled 现在分词:paroling 第三人称单数:paroles
CET6,GMAT
n. 言语;誓言,诺言;释放宣言
vt. 有条件释放,假释;使假释出狱;宣誓后释放
Upon review, the murderer was not eligible for parole.
经过审查,这个杀人犯不符合假释条件。
The man was paroled for good behaviour.
这个男人由于表现良好而获得假释。
What kind of prisoner is barred from parole?
什么样的犯人会被禁止假释?
He's been released on parole.
他获假释出狱
She was released on parole.
她获得假释。
His parole application is up for review next week.
他的假释申请下周审查。
Although sentenced to life, he will become eligible for parole after serving 10 years.
尽管被判无期,服刑10年后他将有资格获得假释。
This advance permission is called Advance Parole.
该预先许可称为“预先假释”。
Typically, parole boards are not easily convinced.
通常情况下,假释的请求在公示过程中都很难得到认同。
on parole
获得假释
out on parole
[美国俚语](女子)离了婚的
n.|language/word/tongue/engagement;语言;誓言,诺言;释放宣言
"parole"是源自法语的司法术语,在法律和语言学领域具有双重含义:
刑事司法概念
指已定罪囚犯在完成部分刑期后,基于良好表现和悔改证明获得的附条件提前释放。该制度由美国联邦假释委员会(U.S. Parole Commission)根据《美国法典》第18篇第4203条实施,要求获释者必须遵守监管规定并定期向假释官报告。
语言学定义
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中,parole(言语)与langue(语言系统)构成对立概念,指个体在具体场景中实际使用的语言行为。这种划分见诸《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节,强调言语活动的个人性和暂时性特征。
军事历史渊源
该词源出古法语"parole d'honneur"(荣誉誓言),最初指战俘承诺不再参战而获得的释放许可。英国《1670年战俘条例》首次将该制度法典化,此历史沿革记载于《牛津法律大辞典》第9版。
与缓刑区别
根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BJS)2024年报告,假释适用于已服刑囚犯,而缓刑(probation)是替代监禁的社区矫正措施。两者在监管强度和适用阶段存在本质差异。
Parole 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在法律和语言学领域有不同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名词:指“假释”或“有条件释放”。
动词:表示“准许假释”。
语言学(法语来源):
军事术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程序或语言学理论,可参考相关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