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禁运
Britain witnessed the first oil embargo in 1973.
1973年英国经由过程了第一次石油禁运。
This country put an oil embargo on an enemy country.
该国对敌国实行石油禁运。
We could not now jeopardize relations with Europe and Japan, tempt an oil embargo.
现在不能再损害我们同欧洲和日本的关系了,不能去触发一场石油禁运。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systems quickened after the oil embargo of 1973.
步幅开展集成系统加快了在油禁运以后1973年。
Westerners, however, remembered the destabilizing effects of the Arab oil embargo of the 1970s.
西方人,但是,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运带来的不稳定影响。
石油禁运(Oil Embargo) 是指一个或多个国家或组织通过官方手段,完全或部分禁止向特定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行为。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和经济目的的国际制裁工具,通常用于向目标国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变政策或行为。
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包括:
政治经济武器:石油禁运本质上是一种非军事的强制性外交手段。实施方通常因政治分歧(如抗议目标国的外交政策、军事行动、人权状况等)或经济冲突而发起。其目的是通过切断或限制目标国至关重要的能源供应,削弱其经济实力和稳定性,从而迫使其让步。(参考来源:国际能源署(IEA)对能源安全的分析框架,美国国务院历史文件办公室关于历史制裁案例的档案)
针对性制裁:禁运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的是特定的国家、地区或实体,而非全球市场。例如,历史上著名的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运,就是主要针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参考来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史回顾,英国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历史数据部分)
供应中断:禁运直接导致目标国无法从实施国正常进口石油,造成其国内石油供应短缺或价格飙升。这对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的工业、交通运输和民生会造成即时且严重的冲击。(参考来源:经济学人智库(EIU)关于大宗商品制裁影响的分析报告)
全球市场波动:尽管针对特定目标,但大规模的石油禁运往往会扰乱全球石油贸易流向和供需平衡,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对所有石油进口国都可能产生间接影响。(参考来源:国际能源署(IEA)石油市场报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短期能源展望)
历史典型案例:最著名的例子是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由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成员国发起的针对美国等国的禁运,以报复其在阿以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这次禁运直接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油价暴涨和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深刻改变了全球能源政治格局。(参考来源:大英百科全书“1973年石油危机”词条,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关于能源制裁的报告)
总结来说,“oil embargo”是一个将石油作为战略武器使用的国际政治经济术语,指通过切断石油供应来制裁他国,以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行为,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冲击目标国,也常波及全球能源市场。
Oil Embargo 是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一国或国际组织对特定国家实施的石油进出口禁令,通常作为经济制裁或政治施压的手段。例如:The country imposed an oil embargo on its enemy to restrict energy supplies(该国对敌国实施石油禁运以限制能源供应)。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如OPEC禁运事件),可查阅国际关系或经济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