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multiplier effect是什么意思,multiplier effect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乘数效应

  • 例句

  • The Keynesians believe in something called the multiplier effect.

    凯恩斯主义支持者对“乘数效应”深信不疑。

  • Only scientific treatment, the multiplier effect can be achieved.

    只有科学治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 You also lose the multiplier effect with these large stimulus projects.

    这些大项目没有乘数效应。

  • We're clever enough to understand the multiplier effect, says a Hamas man.

    一位哈马斯男士表示“我们够聪明,懂乘数效应这个原理。”

  • A clear course to learn the purpose of the efforts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明确学习各门课程的目的,努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专业解析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指初始经济行为(如政府支出、投资或消费)通过连锁反应对整体经济产生的放大作用。例如,政府增加10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建筑公司用这笔资金支付工资和购买材料,相关企业和员工再将收入用于消费,最终社会总产值的增长可能达到初始金额的数倍。

    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三阶段:

    1. 初始注入:外部资金进入经济系统,例如企业扩建工厂或央行降低利率刺激贷款;
    2. 收入再分配:受益方将获得收入用于消费或再投资,形成次级经济循环;
    3. 边际消费倾向影响:每次循环中的支出比例(MPC)决定乘数大小,计算公式为:

      $$

      K = frac{1}{1 - MPC}

      $$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乘数达到5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曾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为例,指出发达国家财政乘数普遍在0.5-2.0区间波动,具体数值受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因素制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强调,乘数效应在产能过剩时期尤为显著,而充分就业状态下可能引发通胀而非实际增长。

    中国财政部在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的使用评估报告中披露,公共卫生领域每1元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总产出增加2.3元,印证了乘数效应的实践价值。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研究组通过跨国数据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平均比发达国家高出40%,这与产业链完整度密切相关。

    网络扩展资料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如投资、政府支出)变化引发经济总量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更大规模的总需求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机制 乘数效应表现为初始支出变动通过多轮消费和投资循环,以乘数倍数放大经济影响。例如,政府增加100亿元基建投资,企业获得收入后用于员工工资和原材料采购,相关群体进一步消费,形成循环,最终总需求增长可能达到300亿元。

    2. 数学表达与类型

    1. 应用领域
    1. 争议与局限性 部分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巴罗)质疑乘数效应的实际效果,认为政府借贷可能挤占私人投资,削弱长期增长潜力。

    示例: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乘数 $K = 1/(1-0.8) = 5$,初始100亿元投资最终将带动500亿元GDP增长。

    该概念源自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现为制定反周期政策的重要依据。完整理论模型需结合货币市场、国际贸易等多因素综合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