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 模态逻辑;情态逻辑
Here's another one: Modal Logic.
这是另一个,模态逻辑。
We can do quite a lot with modal logic these days.
我们这几天会讲很多模态逻辑。
Modal logic is the logic of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模态逻辑是关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逻辑。
As soon as modal logic came into being, Quine questioned it.
模态逻辑一经产生,就遭到奎因的质疑。
Proposes an agent intention theory based on nonstandard modal logic.
构造一种基于非常规模态逻辑的理论描述主体意图。
模态逻辑是哲学逻辑和数学逻辑中研究"必然性"与"可能性"等模态概念的形式系统。其核心是通过引入模态算子(如□表示"必然",◇表示"可能")扩展经典命题逻辑,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对模态命题的研究。
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现代模态逻辑体系由C.I. Lewis在20世纪初系统构建,他通过定义严格蕴涵(strict implication)来避免经典逻辑中的实质蕴涵悖论。这种形式化方法将模态语句转化为可计算的符号系统,例如"必然P"可表示为□P,"可能P"表示为◇P。
主要分支包括: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模态逻辑为程序验证提供形式化工具,如模型检测技术通过时态逻辑公式验证软件系统属性(参考Springer出版的《Handbook of Modal Logic》)。哲学领域则用于分析形而上学问题,如可能世界语义学对反事实条件句的解释。
模态逻辑(Modal Logic)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必然性”和“可能性”等模态概念的逻辑性质,并扩展了经典逻辑的表达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模态逻辑通过引入模态运算符(如必然性符号□和可能性符号◇)来扩展经典命题逻辑或谓词逻辑。例如:
其语言包含:
模态逻辑的语义通常基于可能世界理论(Possible World Semantics),即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不同的“可能世界”或状态。例如:
术语“modal”源自拉丁语“modus”(模式),在语言学中对应情态动词(如“可能”“必须”),但逻辑学中的模态概念更抽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