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metrɪˈkeɪʃn/ 美:/'ˌmetrɪˈkeɪʃn/
n. 公制化;采用公制
That, along with the failure to decimalise the compass, was perhaps the metrication commission’s biggest setback.
这些,再加上指南针十进制化的失败,可能是十进制*********最大的挫败。
That, along with the failure to decimalise the compass, was perhaps the metrication commission's biggest setback.
这些,再加上指南针十进制化的失败,可能是十进制*********最大的挫败。
Metrication(公制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传统测量系统转换为国际单位制(SI,即“公制”)的过程。这一变革通常由政府主导,涉及法律、教育、工业等领域的系统性调整,旨在统一测量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和科技交流。
在历史层面,英国是最早推行公制化的国家之一。1970年代英国政府颁布《度量衡法案》,逐步将英制单位替换为公制单位,例如将“英里”改为“公里”、“磅”改为“千克”[1](来源:英国国家档案馆)。类似的政策也在澳大利亚(1970年《公制转换法案》)、加拿大(1971年公制委员会成立)等国家实施[2](来源:澳大利亚国家计量研究所)。
从科学角度,国际单位制由国际度量衡局(BIPM)维护,其核心单位如米、千克、秒等均基于自然常数定义,确保了全球测量的精确性和一致性[3](来源:国际度量衡局官网)。例如,1米现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尽管公制化具有显著优势,部分国家仍面临文化阻力。例如美国虽在1975年通过《公制转换法案》,但日常生活仍广泛使用英制单位,仅科学和军事领域全面采用公制[4](来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这种“双轨制”现象反映了传统习惯与现代化需求之间的平衡挑战。
Metrication(公制化)指从传统计量单位(如英制)向国际公制单位(米、千克、秒等)全面转换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该词源于“metric”(公制的),指国家或行业通过政策推动,将长度、重量、温度等度量标准统一为国际通用的十进制公制系统。例如,英国1971年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
实施范围与意义
公制化覆盖科学、工业、贸易等领域,旨在消除单位混乱,促进国际合作。如提到,公制化***通过长期推广提升公众对公制系统的认知。
相关词汇与用法
实际案例
英国在1971年完成货币公制化,制造业(如螺丝生产)也逐步采用公制单位,体现该过程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若需了解具体国家的公制化历史或技术细节,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或政策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