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mɜːˈkæntɪlɪzəm/ 美:/'mɜːrˈkæntɪlɪzəm/
商务英语
n. 重商主义;商人本性;商业主义
SA8000 Standard: Humanism or New Mercantilism? ;
SA8000标准:人本主义还是新重商主义?。
The threat of financial mercantilism can be overstated.
金融重商主义的危害也许有点危言耸听。
At closer range, it more closely resembles mercantilism.
更切近点说,这看起来更像重商主义。
17-18 century was a full bloom period of Mercantilism.
17 - 18世纪是重商主义盛行时期,重商主义成了英国的国策。
Mercantilism thought in the civil enterprise was strong.
商办民用企业思想浓重。
n.|mercantile system/commercialism;重商主义;商人本性;商业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是16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其核心思想认为国家的财富和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贵金属(尤其是金银)储备量,并主张通过政府强力干预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来实现这一目标。
核心目标与特征:
历史背景与影响: 重商主义兴起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和殖民扩张时期,反映了新兴民族国家增强国力、争夺霸权的需求。它促进了欧洲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制造业和航运业的发展,为早期资本主义积累提供了条件。然而,其过度强调贸易顺差和政府干预,也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殖民地剥削加剧以及国家间的贸易冲突。
现代视角: 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重商主义存在理论缺陷:
权威参考来源:
mercantilism(重商主义)是16至18世纪欧洲盛行的经济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及特征如下:
1. 核心理论 认为国家财富取决于金银储备量,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贸易顺差。该理论强调出口应大于进口,以积累贵金属,并将金银视为衡量国家实力的关键指标。
2. 历史背景与发展 起源于15世纪,盛行于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9世纪后被自由贸易理论取代。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批判该理论,将其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对立面。
3. 主要政策主张
4. 历史影响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早期形态,重商主义推动了国际贸易体系形成。其国家干预思想为后续经济政策提供借鉴,但过度强调金银积累的局限性在工业革命后逐渐显现。
发音与词源
英语读音为[ˈmɜːkəntɪˌlɪzəm],源自法语"mercantilisme",词根"mercantile"意为"商业的"。该术语现也引申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贬义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