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旧俄时期之孟什维克党的社会民主主义
孟什维克主义(Menshevism)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RSDLP)内部形成的政治派别,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对立。其名称源自俄语“меньшинство”(意为“少数派”),因1903年党代会上在组织路线表决时处于少数席位而得名。
渐进革命理论
孟什维克认为俄国应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待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立场与列宁主张的“无产阶级直接夺取政权”形成对立,理论基础源自马克思关于社会阶段演进的分析。
松散党组织结构
主张建立开放式的政党,允许不同思想派别共存,反对列宁提出的严格中央集权模式。这种组织方式导致其在革命行动中缺乏统一执行力。
阶级联盟策略
强调与自由派资产阶级合作,认为无产阶级需联合其他进步力量推翻沙皇专制。1917年二月革命后,孟什维克支持临时政府,反对立即夺取政权。
1917年十月革命后,孟什维克被布尔什维克宣布为非法。1921年新经济政策时期曾短暂恢复合法地位,但最终在斯大林时期遭彻底清除。国际社会主义史研究显示,孟什维克理论对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Menshevism(孟什维主义)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其核心主张与布尔什维主义(Bolshevism)形成对立。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起源
Menshevism源自俄语“меньшевик”(意为“少数派”),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后形成的派系。该派主张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激进革命策略。
核心主张
历史发展
相关词汇扩展
该术语现多用于历史和政治学领域,描述主张渐进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潮。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如马尔托夫)或事件细节,可参考俄国革命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