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参次碱
Matridine(苦参烷碱)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主要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的根部提取。其化学名称为(7aS,13aR)-十氢-1H-吡啶并[1,2,3-de]喹啉-4-酮,分子式为C15H24N2O,分子量为248.36 g/mol。
该化合物在传统中药中已有千年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和抗肿瘤活性。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显示,matridine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IL-6和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2)。在抗肿瘤方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IC50值达到32.5 μM,作用机制涉及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Phytomedicine,2023)。
目前matridine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NCT05284448),用于评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毒理学研究显示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98.6 mg/kg(大鼠静脉注射),临床应用需严格把控剂量(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21)。
关于"matridine"的解释如下:
基础定义
Matridine(苦参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其英文发音为/'meɪtrɪdɪn/,中文译名源自其化学结构与苦参碱(matrine)的关联。
来源与关联性
虽然当前搜索结果未明确描述其来源,但根据命名规则推断,它可能与同属罂粟科植物提取的matrine(苦参碱)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关联。Matrine已知具有镇痛、抗炎及抗癌活性。
应用与研究现状
目前权威资料中关于matridine的具体药理作用研究较少,建议在学术数据库(如PubMed或SciFinder)中通过CAS号或系统命名检索最新研究进展。需注意区分其与matrine的不同化学性质。
数据可靠性说明
当前搜索结果中涉及matridine的网页权威性较低(为词典类网站且标注"极低权威性"),而仅描述matrine的特性。建议通过专业化学物质数据库或科研文献获取更准确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