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疯癫癫,非常疯狂;狂怒
If you wear that pink wig, people will think you're mad as a hatter.
带上那粉色的假发,人家会以为你是疯子的。
After trying to catch up with my work, I felt as though I was mad as a hatter.
在设法赶工作进度后,我觉得自己彷佛快抓狂了。
|fury/agriothymia;疯疯癫癫,非常疯狂;狂怒
“mad as a hatter”是一个英语习语,意为“像制帽匠一样疯狂”,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行为异常、思维混乱或极度狂躁的状态。其含义与中文的“疯疯癫癫”或“精神失常”相近,但带有夸张的修辞色彩。
该短语的起源与19世纪欧洲制帽业有关。当时的制帽匠在制作毛毡帽时,需要长期接触含汞(水银)的硝酸盐溶液。汞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颤抖、语言障碍、幻觉等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制帽匠震颤”(hatter’s shakes)。因此,“mad hatter”最初是对职业病的真实写照,后经文学作品的传播演变为通用俚语。
这一表达因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65年的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而广为人知。书中角色“疯帽子”(Mad Hatter)以荒诞言行和混乱逻辑为特征,进一步强化了该短语与“非理性行为”的关联。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档案显示,卡罗尔可能参考了当时对制帽匠健康状况的报道进行创作。
在当代英语中,“mad as a hatter”多用于非正式语境,既可描述暂时性的情绪失控(如“He’s acting as mad as a hatter today!”),也可指代长期的精神异常。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记录,20世纪后该短语逐渐脱离原意,成为纯粹比喻性表达。
“mad as a hatter”是一个英语习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行为古怪、精神失常或完全疯狂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注意: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