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宏观裂隙
macrofissure(宏观裂缝)指在材料或地质结构中肉眼可见的、尺寸较大的裂缝或裂隙。这类裂缝通常长度超过数毫米,宽度明显,无需借助显微镜即可观测。其形成多由外部应力、疲劳、腐蚀或材料内部缺陷导致,对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构成显著威胁。
定义与特征
宏观裂缝是材料断裂力学中的关键概念,区别于微观裂缝(microfissure)。其尺度足以直接观察,常表现为贯穿性或表面开口的裂纹。例如,在金属疲劳实验中,宏观裂缝的扩展是构件失效的前兆。
来源: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 E1823《断裂力学测试术语》[ASTM E1823]
工程与地质应用
来源: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岩石裂缝分类指南》[ISRM Publications]
危害性与检测标准
宏观裂缝会显著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国际标准(如ISO 5817)规定,焊接接头中若存在可见宏观裂缝即视为不合格。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渗透检测)是识别此类裂缝的主要手段。
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817《钢弧焊接头缺陷质量等级》[ISO 5817]
相关术语microfissure(微观裂缝)指需借助显微镜观测的微小裂纹,其尺寸通常在微米级,虽不易直接导致失效,但可能发展为宏观裂缝。两者共同构成材料损伤演化的连续性过程。
macrofissure 是一个专业术语,由前缀"macro-"(意为"宏观的、大的")和"fissure"(意为"裂缝")组成,音标为英式[ˌmækrəʊˈfɪʃə]、美式[ˌmækroʊˈfɪʃər]。
该词主要用于描述肉眼可见的较大裂缝,常见于以下领域:
相关词汇扩展显示,该词常出现在法语科技文献中(提及法语词典收录),暗示其多用于欧洲工程标准体系。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差异,建议优先参考专业词典或行业标准文件获取更详细的技术参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