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mækəˈruːn/ 美:/'ˌmækəˈruːn/
复数 macaroons
n. 蛋白杏仁饼干
I brought you back a macaroon.
我给你带了蛋白杏仁饼干!
After baking, turn over the chocolate macaroon. Let cool. Pipe chocolate ganache on top of it and then cover with another piece.
出炉后,将朱古力蛋白杏仁饼反转,待凉,把朱古力软心挤上,再将另一个朱古力蛋白杏仁饼盖上。
IMAGINE a macaroon, its pink surface smooth and delicate as paper, crushing through into a soft crumb perfumed with rose petals.
想象一片蛋白杏仁饼干,粉色表面光滑均匀,饼身薄如轻纸,轻轻压碎,软软的饼干屑散发着玫瑰花瓣的芳香;
Macaroon(马卡龙)是一种经典的甜点,特指由杏仁粉、糖和蛋清制成的圆形小饼干,通常具有酥脆的外壳和软糯的内芯。其核心特征包括:
原料与工艺
传统马卡龙以杏仁粉(而非面粉)、糖粉和蛋清为基底,经搅拌、裱花成型后烘烤而成。制作时需精确控制面糊稠度(称为“Macaronage”技法)和烘烤温度,才能形成标志性的“裙边”结构(底部一圈酥边)。
风味与外观
单层马卡龙本身味道较淡,常在两片饼干间夹入奶油、果酱或甘纳许等内馅以增添风味。其外观色彩丰富,可通过食用色素调色,且尺寸小巧(直径约3-5厘米),造型精致统一。
历史渊源
马卡龙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意大利修道院,16世纪由凯瑟琳·德·美第奇引入法国。现代双层夹心款式则由巴黎甜点店Ladurée在20世纪初创新定型,并逐渐成为法式甜点的代表之一。
与Macaroon的区分
需注意与美式“Coconut Macaroon”(椰子马卡龙)区别:后者以椰丝为主料,形态松散无夹心,口感密实有嚼劲,属于不同品类。
权威参考来源:
单词macaroon 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现代常与Macaron(单字母“o”)混用,指法式夹心小圆饼,成分相似但工艺更复杂,外酥内软、夹水果酱或奶油馅。其名称源于意大利语 Maccarone(精致面团),雏形可追溯至19世纪修女制作的蛋白杏仁饼 。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或食谱,可参考词典或百科来源 。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