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阴历
In the lunar calendar, the years are designated by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阴历用干支纪年。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of the eighth month of Our Chinese lunar calendar.
中秋节在中国农历八月十五。
Sinc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based on the lunar calendar, it comes about a month later than the Western New Year.
因为春节是根据阴历而定的,所以大约比西方的新历新年晚一个月。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lunar calendar year.
中国人民在每年农历年初时庆祝的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
This calendar is a lunar calendar.
这个日历是一个月亮历。
n.|lunar calender/Chinese calendar;阴历
农历(Lunar Calendar)是一种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为基础的历法系统。它将一个月相周期(即“朔望月”,约为29.53天)作为基本单位,全年通常包含12个朔望月(约354天),比太阳历少约11天。为弥补与回归年(太阳年)的偏差,部分农历系统会通过增设闰月的方式调整,例如中国传统农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则,每2-3年增加一个闰月。
这种历法在多个文明中持续使用至今:
现代应用中,中国传统农历仍被用于确定端午节、清明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约18亿人口的文化生活与农历系统存在直接关联(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数据库)。
字面含义
“lunar calendar”由“lunar”(月亮的)和“calendar”(日历)构成,直译为“阴历”或“农历”。其名称源于拉丁语“luna”(月亮女神),强调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制定历法。
中文对应词
中文中常译为“农历”或“阴历”,但严格来说,中国传统历法并非纯阴历,而是结合太阳和月亮周期的“阴阳合历”(lunisolar calendar)。
核心依据
节气与农业关联
农历结合“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划分,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例如“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惊蛰”(Awakening of Insects)等。
传统节日
中国春节(Chinese New Year)、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均以农历日期为准。例如,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而非公历固定日期。
国际争议与翻译
历法类型 | 依据 | 年长(近似) | 使用场景 |
---|---|---|---|
纯阴历 | 月相 | 354天 | 伊斯兰历 |
纯阳历 | 太阳年(地球公转) | 365天 |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 |
阴阳合历 | 月相 + 太阳年 | 354+闰月 | 中国传统农历 |
“农历=阴历”的误解
中国传统农历并非纯阴历,而是融合了太阳历元素的阴阳合历。例如,节气完全基于太阳位置,与月相无关。
英文翻译的准确性
西方常将中国农历泛称为“lunar calendar”,但更严谨的表达应为“Chinese lunisolar calendar”或“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
“Lunar calendar”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指代纯阴历或阴阳合历,需结合具体文化背景区分。中国传统农历作为阴阳合历,既体现月相规律,又融入太阳年调整机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应用涵盖农业、节庆及日常生活,并在国际交流中需注意术语的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