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吉隆坡
Punctually at 7:45, the express to Kuala Lumpur left Singapore station.
开往吉隆坡的特快列车7:45准时从新加坡站驶出。
Malayan pangolin is released from its cage after being confisca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Wildlife and Natural Parks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on Aug. 8, 2002.
2002年8月8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野生动物和自然公园管理局将一只没收而来的马来亚穿山甲从笼子里放了出来。
“Kuala Lumpur, ” he said.
“吉隆坡”,他说道。
Kuala Lumpur, he said.
“吉隆坡”,他说道。
Kuala Lumpur, he said. It's a very nice place.
“吉隆坡”,他说道。“那真是个不错的例子。”
kuala lumpur
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
"Lumpur"是马来语和印尼语中的名词,原意为"泥浆"或"泥泞的土壤",特指因雨水或水流作用形成的湿润黏土状物质。该词源自动词"melumpur",描述物体逐渐被泥浆覆盖的过程。
在地理命名中,"Lumpur"最著名的应用是马来西亚首都"Kuala Lumpur",意为"泥泞的河口"。该名称源自1857年华侨矿工在巴生河与鹅麦河交汇处发现的锡矿开采地,当地因采矿活动导致土壤长期处于泥泞状态而得名,这一历史渊源在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在自然灾害领域,"lumpur"常与火山活动关联。印尼泗水的泥火山"Lusi"(Lumpur Sidoarjo)自2006年喷发以来持续涌出热泥浆,地质学家通过《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这种现象是深层沉积物与地下水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泥浆喷发。
根据《马来语大辞典》(Kamus Dewan)第四版的释义,"lumpur"除本意外,还衍生出"污浊"的比喻义,用于描述道德或环境层面的不洁状态。该辞典由马来西亚教育部语言出版局权威编纂。
"Lumpur" 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含义:
吉隆坡的简称
作为马来西亚首都的简称,"Lumpur" 常与 "Kuala" 连用为 "Kuala Lumpur"(吉隆坡),是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马来语原意为"泥泞的河口",因位于巴生河与鹅唛河交汇处而得名。该城市2018年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行列,是东南亚重要的国际会议举办地。
马来语词汇的独立含义
单独使用 "Lumpur" 时,在马来语中意为"泥泞"或"淤泥",但现代语境中较少单独使用,通常需结合具体地名(如 Kuala Lumpur)。
发音与拼写注意
英语发音为 /ˈlʊmpʊə(r)/,需注意与完整拼写 "Kuala Lumpur" 区分。单独使用 "Lumpur" 作为地名时,可能因拼写不完整引发歧义。
扩展概念
"Greater Kuala Lumpur"(大吉隆坡)指包含雪兰莪州大部分区域、吉隆坡和布城的都会区,是马来西亚国家转型计划的重要部分。
建议:若需准确指代马来西亚首都,建议使用完整名称 "Kuala Lumpur";若单独使用 "Lumpur",需结合上下文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