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硼磷镁石
n.|luneburgite;[矿物]硼磷镁石
Lueneburgite(吕讷堡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含水硼磷酸盐矿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1. 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
Lueneburgite 的化学式为Mg₃B₂(PO₄)₄(OH)₆·7H₂O。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通常以细小的柱状晶体、纤维状集合体或块状形式出现。该矿物含有显著比例的硼(B)、磷(P)、镁(Mg)和结构水(H₂O)。
2. 物理性质
3. 产状与产地
Lueneburgite 是次生矿物,主要形成于富含硼和磷酸盐的沉积岩(如蒸发岩矿床)或黏土矿床中,常与石膏、石盐、硬石膏、水硼镁石等矿物共生。其命名源自最早发现地——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吕讷堡(Lüneburg)。其他产地包括纳米比亚、俄罗斯、土耳其等地。
4. 意义与研究价值
作为硼酸盐矿物,Lueneburgite 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质过程中硼元素的迁移与富集机制。其独特的硼-磷酸盐组合对矿物学分类及矿床成因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权威参考来源(基于矿物学共识,无单一网页可引用时推荐以下数据库):
"lueneburgite"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正确拼写应为luneburgite(硼磷镁石),是一种含硼和磷的镁矿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该词为矿物学术语,指代一种由镁、硼、磷等元素组成的磷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₃B₂(PO₄)₃(OH)₃·5H₂O。
发音与拼写
地质特征
该矿物通常以纤维状或球状集合体形态出现,颜色多为白色或浅灰色,常见于蒸发岩矿床或特定变质岩中。
词源背景
名称来源于德国城市吕讷堡(Lüneburg),因首次发现于该地区而得名。
若需更专业的矿物学参数(如晶体结构、比重等),建议通过地质学专业文献进一步查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