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luːsɪfər/ 美:/'ˈluːsɪfər/
n. 撒旦;金星
The Lucifer in the fairy tale frightened many innocent children.
神话故事中的魔鬼吓坏了好多天真无知的小孩子。
Lucifer refers to the planet Venus as it rose before the sun in the morning.
启明星是指日出前的金星。
Lucifer killed many minions who were loyal to him.
撒旦杀死了很多曾经忠心于他的喽啰。
Loose your grip, Lucifer!
放开你的魔爪,撒旦!
Yes, Lucifer is God made. Right?
对,魔鬼是上帝造的。对吗?
Lucifer was thrown out of Heaven.
撒但被赶出天堂。
And are forever damned with Lucifer.
然后随撒旦一起受到了永久的惩罚。
I mean isn't Lucifer a synonym for Satan?
我其实想说,Lucifer不是Satan(撒旦)的近义词吗?
n.|Satan/Venus/devil;撒旦;金星
"Lucifer"(路西法)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语言学和宗教学背景综合分析:
拉丁语词源与原始含义
拉丁语中,"Lucifer"由"lux"(光)和"ferre"(携带)组成,字面意为"带来光明者"。该词最初指代黎明时分的金星(晨星),在古罗马文学中被用作天体现象的拟人化表达。例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描述晨星"Lucifer"为白昼的预兆。
宗教文献中的象征演变
基督教传统中,《以赛亚书》14:12以"晨星之子"(拉丁文译作"Lucifer")比喻古巴比伦王的堕落,这一隐喻被早期教父哲罗姆在《武加大译本》中强化。新约《路加福音》10:18记载耶稣提及"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两者结合形成了"堕落天使"的叙事框架。
中世纪神学体系定位
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将路西法定义为因骄傲背叛上帝的受造物,此解释成为天主教官方教理的基础。但需注意《圣经》原文未直接使用"Lucifer"指代撒旦,这一关联形成于教父时代的神学诠释。
近现代文化符号转型
弥尔顿《失乐园》将路西法塑造为具有悲剧色彩的叛逆者形象,该文学重构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对自由意志的哲学讨论。现代语言学考证显示,希伯来原文《以赛亚书》的"helel ben shahar"(晨星之子)与闪族神话存在关联,这为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维度。
“Lucifer”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词源、宗教文化及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学考据或宗教文献中的具体引用,可参考权威词典或神学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