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lɒftinəs/ 美:/'ˈlɔːftinəs/
n. 高;崇高;高傲
We were all greatly moved by his loftiness.
我们都被他那种崇高的品质所深深感到。
We will restlessly pursue loftiness and preeminence.
我们永远追求崇高与卓越。
His loftiness sends him into despair when deprived of his job.
他的自命清高使他在下岗后陷入绝望的境地。
The brightness of sens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oftiness.
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
Now this I say, that no man may deceive you by loftiness of words.
我说这话,免得有人以巧言花语欺骗你们。
n.|elevation/tallness;高;崇高;高傲
loftiness是形容词"lofty"的名词形式,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物理高度(字面意义) 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垂直高度或高耸特征,常见于建筑学领域描述。例如:"The loftiness of cathedral ceilings creates a sense of divine grandeur"(大教堂高耸的穹顶营造出神圣的庄严感)。
崇高品格(抽象概念) 表达高尚的道德境界或精神追求,多用于哲学与伦理学领域。如:"The loftiness of Mandela's ideals inspired a nation"(曼德拉的崇高理想激励了整个国家)。
傲慢态度(贬义用法) 在心理学语境中可指代带有疏离感的优越姿态,如:"His intellectual loftiness alienated colleagues"(他学术上的傲慢态度令同事疏远)。
该词的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loft",原指阁楼或高层空间,16世纪后逐渐延伸出比喻义。英国文学作品中常运用其双重语义制造修辞张力,如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既描述撒旦的物理高度也暗示其道德堕落。
loftiness 是一个名词,由形容词lofty(高耸的、崇高的)派生而来,主要含义可分为以下四类:
崇高性
指思想、道德或精神层面的高尚与卓越,常用于描述理想、情操或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
例句:
高傲
含贬义,指态度或行为上的傲慢与疏离感。
例句:
物理高度
描述物体或自然景观的高耸状态,如山脉、建筑等。
例句:
宏大感
强调规模或比例的宏伟与庄严,如演讲、艺术作品等。
例句:
注意: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例如,描述雪山时侧重“高耸”,而形容人格时可能偏向“崇高”或“高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