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lɪtəbʌɡ/
过去式 litterbugged 过去分词 litterbugged 现在分词 litterbugging
n. (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者,垃圾虫
Don't be a litterbug again!
不要再乱丢垃圾了!
Don't be a litterbug on the beach.
不要把垃圾扔在海边。
I'm sorry I was a litterbug, 'he said.
他说'对不起,我是一个垃圾虫。
There's a trash can over there. Let's not be a litterbug.
那边就有个垃圾桶。我们别乱扔垃圾。
So, please don't be a litterbug. Don't be afraid to remind others, too.
所以,请不要成为一个乱丢垃圾的家伙。不要害怕去提醒其他人也一样。
“Litterbug”是一个英语复合词,由“litter”(垃圾)和“bug”(虫子,口语中可指令人讨厌的人)组成,字面含义为“制造垃圾的讨厌者”,引申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人”。该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反垃圾污染的公益宣传中,现被广泛用于描述缺乏公德意识、随意丢弃废物的行为。
从词源学角度看,“litterbug”属于社会警示性词汇。美国环保署(EPA)的研究显示,这类词汇通过将负面行为与具象化形象结合,能有效提升公众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例如,美国《保持美国美丽》运动统计,使用“litterbug”作为宣传关键词后,试点城市的街头垃圾量减少了23%。
在法律语境中,该词常与具体处罚条款关联。英国《1990年环境保护法》第87条将“littering”(乱扔垃圾)定义为可处£150定额罚款的违法行为,涉事者即属于“litterbug”范畴。新加坡环境局更对累犯者实施最高£2000罚款及社区劳动令。
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是,随着环保意识增强,“litterbug”衍生出动词用法。例如《牛津英语词典》2021年新增词条中,“to litterbug”被定义为“实施乱丢垃圾的行为”。这种词性转换反映了环境议题在语言演变中的动态影响。
参考资料
litterbug 是一个英语合成词,通常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场合,指代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常见于环保宣传或公共标识中,用于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卫生。例如,新加坡等国家会对乱丢垃圾者处以罚款,并称其为“litterbug”。
litterbug 是一个生动的贬义词,强调对公共环境的不负责任行为。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新东方在线或爱词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