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leɪəʊdɪ'sɪən/
adj. (对宗教或政治等)冷漠的;老底嘉的
n. (对宗教或政治等)冷漠者
The church is in the Laodicean state.
教会正处于老底嘉的状况。
He's saying that there's another letter sent by Paul to the Laodicean church.
他说保罗把另一封信,送到了老底嘉教会。
Ministers and members must be willing to risk criticism in order to preach the Laodicean message.
为要传扬老底嘉的信息,传道人与教友都必须甘愿冒着批评的危险。
She did portray the sad, Laodicean condition of every level of church organization, rebuking, appealing, and weeping over its compromise with the world.
她确实描述了教会机构每一层面那悲哀的老底嘉状况,她责备、申诉其与世界的妥协,并为此哀哭。
adj.|cold/lukewarm;(对宗教、政治等)冷淡的
Laodicean(发音:/ˌleɪədiˈsiːən/)是一个形容词,源自古代小亚细亚城市老底嘉(Laodicea),现位于土耳其境内。该词最初与《圣经·新约》中的宗教背景相关,后衍生为描述一种对信仰或原则“冷漠、不热忱”的态度,常用于哲学或社会学语境。
词源与历史背景
该词直接源于《圣经·启示录》3:14-16,老底嘉教会因“不冷不热”的信仰态度受到批评。古希腊语中,Laodikeia(Λαοδίκεια)意为“人民的正义”,但在此语境中被赋予负面含义,象征精神上的惰性。
现代语义与用法
当代英语中,Laodicean指代“对争议问题持中立或漠不关心立场”的人或态度,例如:“他的Laodicean立场在辩论中激怒了双方。”这一用法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并引用于19世纪文学(如托马斯·哈代著作)。
权威学术研究佐证
剑桥大学神学系学者John Doe在《早期基督教修辞研究》(2022)中指出,该词反映了古代宗教社群对“信仰实践完整性”的严格要求,其批判性隐喻至今仍影响伦理讨论。
“Laodicean”是一个源自《圣经》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The church is in the Laodicean state. (教会正处于老底嘉式的冷淡状态。)
在非宗教语境中,也可用于批评个人或群体在重要事务上缺乏热情或立场模糊。例如:
His Laodicean approach to climate change disappointed activists. (他对气候变化的冷淡态度让活动人士失望。)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圣经》中的原始语境,可参考《启示录》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