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onism是什么意思,laconism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laconism英标
英:/''lækənɪzəm/ 美:/'ˈlækənɪzəm/
常用词典
n. 简洁;简洁之语句
同义词
n.|compactness/sententiousness;简洁;简洁之语句
专业解析
laconism(名词,发音:/ˈlæk.ə.nɪ.zəm/)指用极少的词语表达丰富含义的表达方式或风格,强调简洁、精炼,避免冗长赘述。其核心在于以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大的信息量或情感强度,常带有克制、含蓄甚至犀利的意味。
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与风格特征:
- 极度简洁:Laconism 的本质是惜字如金,追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思想或情感。
- 言简意赅:在简洁的同时,要求表达清晰、有力、到位,不损失核心信息或情感冲击力。
- 含蓄有力:这种简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强烈的情绪或尖锐的观点,留给听者/读者去体会言外之意。它可能表现为冷静的克制,也可能是犀利的直击要害。
- 避免冗长:与啰嗦、冗长、离题的表达方式截然相反。
-
词源与历史背景:
- 该词源于古希腊拉科尼亚地区,其首府是斯巴达。斯巴达人(Laconic people)以其沉默寡言、言辞极其简洁有力而闻名。这种表达方式被视为斯巴达文化中纪律、务实和力量的一种体现。例如,传说当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威胁斯巴达“如果我进入拉科尼亚,我将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时,斯巴达人只回复了一个词:“如果”。
-
应用场景:
- 日常对话:用简短的回答或评论来回应,可能显得冷淡、务实或机智。
- 文学写作:作为一种修辞风格,用于创造紧张感、表现人物性格(如坚毅、冷漠、睿智)、或制造幽默效果。
- 公众演讲与写作:在需要强调重点、吸引注意力或使信息更易记时,追求简洁有力的表达。
- 格言警句:许多著名的格言、警句都是 laconism 的典范。
权威参考来源:
- 牛津英语词典:将 laconism 定义为“简洁而精辟的表达方式或风格;简洁的措辞”。它明确指出其词源与拉科尼亚/斯巴达人简洁的说话习惯相关。(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词典:定义其为“简洁或精炼的表达方式”以及“包含或使用极少数词语的简短表达实例”。(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 剑桥词典:解释为“使用非常少的词语来表达自己”。(Cambridge Dictionary)
- 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斯巴达文化时,会提及斯巴达人以其Laconic 短语(即简洁、精辟的言论)而闻名,这是其民族性格的一个标志。(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Laconism 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风格,更是一种追求效率、力量和深刻内涵的表达哲学。它源于斯巴达文化,其精髓在于以最少的词语,承载最大的意义和情感冲击力。
网络扩展资料
laconism 是一个名词,源自希腊语中代表“斯巴达人”(Laconian)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表达的简洁性,尤其指用极少的词汇传达明确、有力的思想。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与用法
- 基本定义:指语言或文字上的简洁精炼,避免冗长。例如:“他的回答以laconism著称,总能用一句话概括复杂问题。”
- 同义词:laconicism(两者常互换使用),terseness, brevity。
- 反义词:verbosity(冗长)、prolixity(啰嗦)。
2.词源与历史背景
- 源于希腊地区Laconia(拉科尼亚),斯巴达人的故乡。斯巴达人以简短有力的说话方式闻名,如战争信函仅回复“If”(“若要战,便来战”)的典故。
3.应用场景
- 文学创作:用于形容警句或格言式的表达。
- 日常沟通:适合需要高效传达信息的场合,如商务沟通或演讲。
4.例句参考
- “The poet’s laconism made every line impactful.”(诗人的简洁让每一行都充满力量。)
- 中文翻译:“他用laconism风格写作,文字如匕首般锋利。”
5.相关词汇扩展
- Laconic(形容词):简洁的,如“a laconic reply”(简短的答复)。
- Conciseness(中性词,不带文化背景的简洁)。
如需更多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词典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