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onicism是什么意思,laconicism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laconicism英标
英:/'lə'kɒnɪsɪzəm/
常用词典
n. 简洁;警句;简洁的语句;(语句的)简短
同义词
n.|compactness/sententiousness;简洁;警句;简洁的语句;(语句的)简短
专业解析
laconicism(或laconicism)是一个名词,指一种极其简洁、精炼、惜字如金的表达风格或特质。其核心在于用最少的词语传达最丰富的含义,避免任何冗余或修饰,常带有一种含蓄、克制甚至冷峻的意味。
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与风格特征:
- 极度简洁:Laconicism 最显著的特征是使用尽可能少的词语来表达意思。它追求的是“少即是多”的效果。
- 精炼有力:虽然简短,但措辞精准,力求每个词都承载最大的信息量或情感冲击力,常能产生强烈的效果。
- 含蓄克制:这种风格往往避免直接的情感宣泄或冗长的解释,倾向于暗示而非明说,留有余地让听者或读者自行体会。
- 直截了当:表达通常直击要点,不绕弯子,有时甚至显得生硬或冷淡。
-
词源与历史背景:
- Laconicism 的词源直接指向古希腊的Laconia(拉科尼亚)地区,其首府是Sparta(斯巴达)。斯巴达人以纪律严明、坚韧不拔和极其简短的言语而闻名于世。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详细记录了该词的词源,指出其源于斯巴达人简洁的说话方式。
- 历史上著名的例子体现了这种风格:当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威胁斯巴达说“如果我进入拉科尼亚,我将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人的回复只有一个词:“If”(如果)。另一个例子是斯巴达国王对请求援助的人冗长演讲的回应:“你讲的话,前半部分我忘了,后半部分我没听。” 这些轶事被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记录在其著作《道德论丛》(Moralia)中,成为 laconicism 的经典例证。
-
现代应用与价值:
- 文学与写作:Laconicism 被视为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作家如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以其“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下的简洁文风而闻名,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 laconicism 的代表。诗人T.S.艾略特(T.S. Eliot)也强调过“言简意赅”在诗歌中的力量。
- 日常交流与修辞:在演讲、广告、标语、外交辞令甚至日常对话中,精炼的表达往往更有效、更有力、更令人难忘。避免啰嗦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则。
- 智慧与态度:有时,laconicism 也被解读为一种智慧、自信或冷静态度的体现,表明说话者无需多言即可掌控局面或表达立场。
总结来说,laconicism 不仅仅是指说话简短,更是一种追求极致效率、力量与含蓄的独特表达艺术和语言风格,其根源深植于古希腊斯巴达文化,并在现代语言艺术中持续展现其价值。
网络扩展资料
laconicism 是一个名词,表示简洁的表达方式,尤其指通过精炼的语言传递信息,避免冗余。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含义
- 基本含义:指语言或文字上的高度简洁性,常带有“言简意赅”的意味。
- 同义词:laconism(两者可互换使用)。
- 词性关联:形容词形式为laconic(简洁的),副词为laconically(简洁地)。
2.词源与文化背景
- 起源:源自希腊语Laconia(拉科尼亚),这是古希腊斯巴达所在的地区。斯巴达人以寡言、直率的说话风格著称。
- 历史典故:传说马其顿国王威胁斯巴达人时,对方仅回复“If”(“若你敢……”),展现了典型的“laconic”风格。
3.用法与示例
- 语境:多用于正式或文学场景,描述语言风格或表达方式。
- 例1:His laconicism in emails often led to misunderstandings.(他邮件中的简洁常导致误解。)
- 例2:The poet’s laconicism gave the verse a sharp intensity.(诗人的简洁使诗句充满张力。)
4.与相近词的区别
- 简洁性:与terseness、succinctness 类似,但更强调“刻意减少用词”的克制感。
- 情感色彩:可能隐含“冷淡”或“疏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故事或例句,可参考相关词典或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