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laccolite是什么意思,laccoli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岩盖;菌形穹窿

  • 专业解析

    岩盖(Laccolite) 是地质学中一种特殊的侵入岩体形态,指黏度较大的岩浆侵入沉积岩层间,因无法侧向扩散而向上拱起上覆岩层形成的透镜状或蘑菇状火成岩体。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形态与结构

      岩盖顶部呈穹窿状隆起,底部相对平坦,侧向延伸有限。规模通常较小,直径从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上覆岩层因岩浆上拱而发生明显弯曲变形,形成局部背斜构造 。

    2. 形成机制

      中酸性岩浆(如花岗闪长岩、流纹岩)因黏度高、流动性差,侵入沉积地层后难以水平扩展,转而垂直挤压上覆岩层。岩浆压力需足以顶起上覆岩层但不足以突破地表,最终在浅层地壳(一般<5公里)冷凝成形 。

    3. 识别标志

      • 接触带特征:顶部接触面凹凸不平,底部接触面平坦,围岩常有热变质现象(如角岩化)。
      • 伴生构造:上覆岩层发育放射状或环状断裂,岩盖边缘可能出现岩墙群。
      • 典型实例:美国犹他州亨利山脉的岩盖群是经典研究案例,其流纹岩岩盖清晰展示了上拱地层形态 。
    4. 地质意义

      岩盖的形成反映区域构造应力状态,常与地壳伸展环境相关。其隆起形态可能形成油气圈闭构造,且岩体本身可蕴含铜、钼等热液矿床。中国福建漳州等地亦有小型岩盖发育,对研究东南沿海岩浆活动具参考价值 。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地质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07)定义条目
    2. 《火成岩岩石学》(徐夕生等, 科学出版社, 2010)第8章侵入岩体构造
    3. USGS专题报告 "Laccoliths of the Henry Mountains, Utah" (Hunt et al., 1953)
    4.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葛肖虹, 地质出版社, 2014)东南沿海岩浆活动章节

    网络扩展资料

    laccolite(或拼写为laccolith)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中文译为岩盖,指一种特定类型的侵入岩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岩盖是岩浆侵入地壳浅层时,在水平岩层之间形成的透镜状或蘑菇状岩体。其顶部会使上覆岩层隆起成穹窿状,底部相对平坦。这种结构通常由黏度较高的岩浆(如花岗岩)缓慢冷却形成。

    2. 形态特征
      提到“菌形穹窿”,形象描述了岩盖的典型外观:顶部凸起、边缘较薄,类似蘑菇或伞状结构。

    3. 学科领域
      该词主要用于地质学,尤其在研究火成岩侵入体形态和地壳构造时常见。

    4. 发音与拼写

      • 英式发音:/ˈlækəlaɪt/
      • 美式发音:/ˈlækəlaɪt/
        部分文献中也会使用拼写变体laccolith。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形成机制或地质实例,建议参考专业地质学教材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